第17章(5 / 7)
逛了一圈,苏杏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乡野情趣,这儿只有两家店吸引人。一间摆卖各种扇子,一间是装裱店,装饰书画、碑帖,店里还挂着许多古人的书法字画。
一时好奇,她进店与老板娘唠叨几句,得知这两间是夫妻店。
平日里由妻子带着小姑看店,丈夫和小叔子把装裱好的字画装车生意蛮不错的说。别看游客不多,当地不少年轻人出去打工做生意,老了赚钱回来盖房子,先富起来的人家对生活的品质挺有讲究。
不论年龄,八卦的天性能拉近两个陌生人的距离。
连续两天,苏杏都来找老板娘聊天。对方见她性子温和,长得人畜无害合眼缘,更是知无不言。
原来,梅林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姓梅,苏杏住的客栈就是当地人开的。
那老板姓梅,名冬生;老板娘姓余,而这里的春夏季雨水多,便取谐音字“雨”为客栈的名称。每逢花期,各个房间插上一枝梅花,寒冬之中暗香浮动,既有意境,又雅致动听。
说到这位余女士,她可是个能耐人物,据说两个村子的发展有她一份功劳。先是抗议修路,修路的钱她出了一半,接着打造农家乐,建造菜油厂、制药厂。
第29章
她叫余文凤,十几年前带着两个女儿嫁给梅林村村长的儿子梅冬生,从此落了户。
短短的几年间,她不光给梅冬生生了一个儿子,还赚了一栋当地设施最健全最有特色的客栈,旅客多数是住在他们家。
除此之外,梅家还有一幢豪华别墅建在村口,就是那几个大学生离开的方向尽头,住的全是有钱人。
苏杏住在村尾,从这儿看不见村口的环境。
“……菜油厂、制药厂都是她找的外地投资商,听说里边有她的股份。一个二婚女能有这种结局,确实能耐。两个女儿也被送出国读书了,儿子跟他爷爷奶奶在大城市里读书享清福,每年放假才回来一次……”
小儿子今年才七岁,和两个姐姐一样机灵可爱。
↑返回顶部↑
一时好奇,她进店与老板娘唠叨几句,得知这两间是夫妻店。
平日里由妻子带着小姑看店,丈夫和小叔子把装裱好的字画装车生意蛮不错的说。别看游客不多,当地不少年轻人出去打工做生意,老了赚钱回来盖房子,先富起来的人家对生活的品质挺有讲究。
不论年龄,八卦的天性能拉近两个陌生人的距离。
连续两天,苏杏都来找老板娘聊天。对方见她性子温和,长得人畜无害合眼缘,更是知无不言。
原来,梅林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姓梅,苏杏住的客栈就是当地人开的。
那老板姓梅,名冬生;老板娘姓余,而这里的春夏季雨水多,便取谐音字“雨”为客栈的名称。每逢花期,各个房间插上一枝梅花,寒冬之中暗香浮动,既有意境,又雅致动听。
说到这位余女士,她可是个能耐人物,据说两个村子的发展有她一份功劳。先是抗议修路,修路的钱她出了一半,接着打造农家乐,建造菜油厂、制药厂。
第29章
她叫余文凤,十几年前带着两个女儿嫁给梅林村村长的儿子梅冬生,从此落了户。
短短的几年间,她不光给梅冬生生了一个儿子,还赚了一栋当地设施最健全最有特色的客栈,旅客多数是住在他们家。
除此之外,梅家还有一幢豪华别墅建在村口,就是那几个大学生离开的方向尽头,住的全是有钱人。
苏杏住在村尾,从这儿看不见村口的环境。
“……菜油厂、制药厂都是她找的外地投资商,听说里边有她的股份。一个二婚女能有这种结局,确实能耐。两个女儿也被送出国读书了,儿子跟他爷爷奶奶在大城市里读书享清福,每年放假才回来一次……”
小儿子今年才七岁,和两个姐姐一样机灵可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