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皇太后摸了摸太子的头“胤礽是太子,要好好听你皇父话,知道吗?”她此举也是想让太子在玄烨面前多一点砝码,虽然玄烨如今喜爱太子,但是人心易变,她总要多做些打算。

  “保成知道的,老祖宗放心,保成一定听皇父的话”太子有些哽咽,老祖宗向来疼爱自己,即使是这个时候,还记得自己。

  “那就好”太皇太后的眼神有些飘忽,却在一瞬间与舒窈的眼神对上,两人心照不宣。

  “玄烨,皇祖母走后以后,不用与太宗合葬,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哀家轻动,况且皇祖母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皇祖母在你皇父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她这一生,从未得到过皇太极的真心,又何必在死后还要与他纠缠。

  “孙儿”康熙的话语一顿,在心中叹了口气,罢了,皇祖母付出了这么多,这个要求还是应了她吧“孙儿记住了,皇祖母放心”

  “好”太皇太后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她看向一旁的苏麻喇姑,微微一笑,笑容明媚,仿佛又回到了还在科尔沁的时候,她是父母的掌中宝,是草原明珠,恣意张扬。太皇太后的眼渐渐闭上,悄无声息。

  “皇祖母……”康熙轻声唤道,却再也得不到回应。

  慈宁宫中一片压抑的哭声,气氛沉痛,舒窈眼圈也有些红,眼中含泪,这个辅佐大清两代帝王,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还是去了,即使之前康熙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也依旧没有留住这个伟大的女人,或许她死后真的会回到那无忧无虑的长生天。

  一月三十七日,康熙亲自下旨给太皇太后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

  康熙辍朝三日,亲自在慈宁宫正殿守灵成服,命王公大臣内外咸集,日哭临三次,第四日后王公以下、上三旗副都统以上,外藩王公台吉,每月哭临三次,文武各官每天哭二次。官民斋宿二十七天,二十七日内停止娶嫁、辍音乐,军民摘冠缨,命妇去装饰。寺、观各敲钟三万杵。文移用蓝印,题本用朱印,批旨用蓝批。

  后宫妃嫔皇子,二十七日都要在慈宁宫为太皇太后守灵,哭灵,康熙从第四日起,虽然不再整日守在灵前,但是每天依旧会不定时过来祭奠。太后由于太皇太后离世,伤心过度骤然病倒,她在里最后的亲人也离开了,如何能不伤心呢?

  由于太皇太后的遗愿,康熙并没有将太皇太后的灵枢运往盛京与太宗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太皇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

  灵柩运往清东陵的时候,康熙亲自带领文武百官送到了清东陵,太后满面憔悴,却坚持将太皇太后送出了紫禁城。苏麻喇姑则是求了康熙,到清东陵为太皇太后守灵,永世不出。

  虽然出了孝,但是后宫的气氛还是沉痛压抑的,康熙整日沉着脸,不见一丝笑容,而太后的病情反复,也让人忧心。

  出孝以后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静妃,她毕竟怀着孩子,但是太皇太后离世的二十七天热孝里,她不仅要日日跪灵哭灵,还半点荤腥都不能食用,若不是有系统为她腹中的孩子提供能量,估计她早就流产了,不过绕是这样,静妃依旧憔悴的吓人,身体瘦弱,肚子确实大大的,让人心惊。好歹如今出了孝,她还能用点有营养的东西,但是她也不傻,半分不敢表现她的不满,一副为太皇太后伤心的样子,配上她如今的样子,还真有几分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