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行车是那种老式单挂版本的,骑车的人穿着一身军大衣,也是六十年前流行的款式,车座后面挎着一个大包。

  上面写着邮电局的字样。

  陈教授看到这幅画面,感叹了声:“邮电局是好多年前的称呼了。”邮电局是以前的总称,之后改革分家拆分成两个部门邮政局和电信局,之后又各自细化了分类。

  身穿军装的人看年纪也就二十多岁,长得很精神的一个小伙子,浓眉大眼,国字脸,单从面相来看就觉得很正气。

  他停好自行车,绕道自行车后面打开包,从包里掏出一个铁质的盒子,掀开盖子,小心翼翼的把其中一封信拿出来。

  上前走了两步,仔细认真的对照了好几遍门牌号,然后叩响了大门,提高音量大声的问道:“您好,我是前线邮递员庚自强,请问这里是张爱国,张先生家么?”

  四合院更换了新门牌和称呼,不过在大体上还是和以前保持一致的,胡同名几巷几号人家没有变更。

  庚自强高声喊了十几遍也没有人应门,只能无奈的放弃。他挠了挠头,在看到旁边的邮箱时,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的神色。又仔细的对照了几遍地址,然后把信封放了进去。

  他走到自行车跟前,看着铁盒里剩余的两封信神色有些高兴的自言道:“就剩下两封信了。”接着又流露出一个愁苦的神色,“这两家怎么都找不到,是不是地址填错了啊?”

  看到这里,君戏九已经能肯定这个邮递员是个阴魂。

  他大概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爱岗敬业的心转化为执念让他魂魄凝聚不散,死后依然执着的想把信送到主人手中。

  庚自强自称是前线的邮递员,送的信大概也是抗日期间身在前线的战士们寄给家人的信件。所以他才珍重的放在一个铁质的盒子里,想务必保持信件的完整不会破损。

  只是现在的京都很多地方都拆迁建起了新楼,以前的旧地址自然送不到,那时候的年轻人,思想觉悟都很高。

  一日未全部送达,则日复一日的继续寻找。

  陈教授听了这个解释感叹了声:“真是个好孩子。”怜悯归怜悯,他又看了眼手中的信:“这个怎么办才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