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3 / 7)
乔煦对交出乔檀就保住乔家一事,还是有点庆幸的。
一见到太子,乔煦就先认了错。太子没有与他多说,只叫他从此以后约束好家人,不可再闹出这样的事。
太子又道:“燕王临走时候特意说了,他知道这案子顾泽行是被冤枉吗,但他在京中时候就结了这案子,实在瞩目。不若等他与王妃离京了之后再公布……”
话语间全是对燕王深明大义的赞赏。乔煦心就又灰一层,知道自己又走错一步——燕王心里清楚的跟明镜似的,都明白这案子是怎么回事。他应该趁燕王在京中时候主动登门道歉,还有机会。他顾虑太多,又怕大朝会时候被清算,又怕被燕王当面羞辱,只是沉默。可事到如今,被太子这么一说,在太子心中,他与燕王高下立判。
乔煦到底还是有几分清高的,此时也觉得自己落了下乘,从太子那里退出时候,整个人都恍恍惚惚,又羞又愧。回家就大病一场。
经此一事,顾家的案子虽然解决了,但也元气大伤,过完年就要回霖州。乔家在太子面前没了底气,在京中也损了名声。
姚丞相对这局面是满意的,有了这个污点,乔家被太子拿捏着,这几年都不会像顾家那么厉害。
燕王这一走,走得干脆利落。姚丞相也是有几分服气的,只觉得燕王夫妇虽然年轻,但对审时度势,确有一手,看得清楚明白。
太子对燕王放了一部分宁州的领兵权,从此燕王可以和封将军同守边疆,操练士兵,甚至可以为边疆招兵买马。
姚丞相对此默许了,没有反对。燕王要的是宁州和西境这一块的兵权,无意长留京中。西境之前的大胜,姚丞相已经隐约想到了是与燕王有关。既然如此,姚丞相认为还是不要缠斗为好,痛快满足燕王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让燕王去守卫边疆,又使他远离京中。至于将来,太子或者新皇要燕王交出兵权,燕王若不肯交,就是堂而皇之的忤逆。
姚丞相觉得到燕王公开与太子与朝廷翻脸的这一天,那就是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是不会有燕王的容身之地的。
他并不担心。
清沅与萧广逸弃车换船,上了船之后更安逸。只要不在甲板上吹风,船舱里是很舒适的。
清沅开始为肚子里的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小鞋子小袜子,都小的可爱,萧广逸不让她这个孕妇动针线,生怕她累着。
清沅笑道:“我好久不碰针线了,做着好玩而已。”
↑返回顶部↑
一见到太子,乔煦就先认了错。太子没有与他多说,只叫他从此以后约束好家人,不可再闹出这样的事。
太子又道:“燕王临走时候特意说了,他知道这案子顾泽行是被冤枉吗,但他在京中时候就结了这案子,实在瞩目。不若等他与王妃离京了之后再公布……”
话语间全是对燕王深明大义的赞赏。乔煦心就又灰一层,知道自己又走错一步——燕王心里清楚的跟明镜似的,都明白这案子是怎么回事。他应该趁燕王在京中时候主动登门道歉,还有机会。他顾虑太多,又怕大朝会时候被清算,又怕被燕王当面羞辱,只是沉默。可事到如今,被太子这么一说,在太子心中,他与燕王高下立判。
乔煦到底还是有几分清高的,此时也觉得自己落了下乘,从太子那里退出时候,整个人都恍恍惚惚,又羞又愧。回家就大病一场。
经此一事,顾家的案子虽然解决了,但也元气大伤,过完年就要回霖州。乔家在太子面前没了底气,在京中也损了名声。
姚丞相对这局面是满意的,有了这个污点,乔家被太子拿捏着,这几年都不会像顾家那么厉害。
燕王这一走,走得干脆利落。姚丞相也是有几分服气的,只觉得燕王夫妇虽然年轻,但对审时度势,确有一手,看得清楚明白。
太子对燕王放了一部分宁州的领兵权,从此燕王可以和封将军同守边疆,操练士兵,甚至可以为边疆招兵买马。
姚丞相对此默许了,没有反对。燕王要的是宁州和西境这一块的兵权,无意长留京中。西境之前的大胜,姚丞相已经隐约想到了是与燕王有关。既然如此,姚丞相认为还是不要缠斗为好,痛快满足燕王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让燕王去守卫边疆,又使他远离京中。至于将来,太子或者新皇要燕王交出兵权,燕王若不肯交,就是堂而皇之的忤逆。
姚丞相觉得到燕王公开与太子与朝廷翻脸的这一天,那就是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是不会有燕王的容身之地的。
他并不担心。
清沅与萧广逸弃车换船,上了船之后更安逸。只要不在甲板上吹风,船舱里是很舒适的。
清沅开始为肚子里的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小鞋子小袜子,都小的可爱,萧广逸不让她这个孕妇动针线,生怕她累着。
清沅笑道:“我好久不碰针线了,做着好玩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