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望闻问切的手段,诊脉他们不会,但是别的也是可以学一学的。现在的造影学还并不很发达,很多病症的确认都是需要通过病人的表征和医生的经验来确定的。

  况且看陈茵给人治病,这原本就是一种享受。

  中医更是如痴如醉的学习着,不管是有师承的还是没有师承的,全都热情高涨,努力做着笔记。

  陈茵开的药是一个组合方剂:攻毒承气汤合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乌梅丸化载,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扫荡血毒。

  服药后一个小时,腹中有鸣鸣之声,频转矢气,呕吐止,剧痛也去了十之七八,但是仍然没有便意。不过这已经是极大的好转了,病人家属也放心下来。病房中的大夫们,也都各自松了一口气。

  而后,陈茵又吩咐患者服药,服药后两个小时,病人泻出黑如污泥,极臭、极热,夹有如羊粪球大便一大盆,以及蛔虫三条。同时剧痛停止,热也消退下去。

  第二剂药陈茵嘱咐家属喂药的时候,要去掉芒硝,夜里给药,到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病人泻下蛔虫一团。随后陈茵又拟定了药方巩固疗效,这才出了医院。

  在医院守了一整天,回去后倒头就睡。

  而陈茵这一次的治疗,同样让所有大夫都看的目瞪口呆。他们甚至在闲暇的时候,将陈茵经手治疗的几个病症全部整理了出来,而后发现陈茵治病几乎都能够做到一剂见效,三剂而愈,这样的手段,是现在的许多老中医也做不到的。

  这个病症陈茵回去之后,也在自己的病案本子上记载了下来。

  这次的病症治疗,针刺与放血,在止痛、止呕、退高热方面起到了顿杀病势的效果,为辩证用药扫清了障碍。很多医者在治疗时喜欢将针刺法和用药治疗分开对待,但是对于急症重症,针刺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凡是用经方治疗急症重症,一是要辩证得当,见机即投,不可犹豫。二是要掌握好经方的有效剂量,一次壅阻,大剂量频投,日夜连服,方能阻断病势解救危亡。

  这是上辈子爷爷给她说过的,那个时候她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是很深,直到自己遇到了这些病人,每一次开方用药,都会给她不一样的感受。

  曾经也有中医界的前辈说过爷爷用药剂量大,太过孟浪。但是爷爷告诉她,自明代的医药界流传的“古之一两,今之一钱”的说法,数百年来已经成了定律。

  中医人习惯用轻剂量,固然可以保证四平八稳,但是却没了仲景学术的特色,在治疗重症急症方面,也收效甚微,渐渐的才会有中医只能治疗慢病、缓病的说法。但实际上,中医是能治大病重病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