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云娇也乐得合不拢嘴:“娘,哥哥这回成了秀才,是不是要向董家提亲了?”

  “对对对。”沈夫人直点头,“我高兴糊涂了,竟忘了这事儿,是该办起来了。”

  红罗笑道:“夫人别急,这一样样地来。今日先给二少爷接风贺喜,再向老爷那里报喜,然后夫人再去向董夫人探探口风——其实奴婢这话也是多余的,董夫人怕是也早相中了咱们二少爷,只差夫人去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沈夫人笑得十分畅快:“不单这事儿。安儿中了秀才,董夫人那里还要荐他去书院呢。”

  红罗忙道:“这可是好极了。有个大儒做先生,二少爷下头就是先折桂再簪杏,喜事连连了。不不,奴婢还少说了,是小登科后大登科,还有花烛之喜呢。”

  沈夫人笑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屋里缺人:“大少奶奶呢?”连香姨娘和沈云婷都过来向她道喜了,却不见许碧的影子。

  “大少奶奶还没回来。”红罗正打算趁着这喜劲儿提提自己的事,却听沈夫人提起许碧,连忙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今日一早许碧来请安的时候就说沈云殊养伤无聊,叫她陪着出去散散心。

  “都这时候了还不回来。”沈夫人皱皱眉头,“哪有一日都不着家的,许氏这是越发的没规矩了。”

  其实许碧并不是不想着家,只是这会儿沈云殊正在跟人谈话,而且兴致颇浓,完全没有要回家的意思。当然,她也听得挺起劲的……

  此处是茶楼雅间,一张圆桌之旁除了沈云殊与许碧,还有三个男子。居中那个,就是梅皇后的族叔,岭南一带有名的大儒,梅汝清。左右则是他的长子梅若明,次子梅若坚,据说都是那一带的才子,皆是在十七八岁上就中了举人,但尚未应春闱。

  这三人从面貌上看就知道是父子,都是国字脸膛,肤色被阳光和风雨打磨成了蜂蜜色,比之沈云殊这个武将都差不许多,完全不是许碧想像中的白面儒生模样。

  梅汝清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他只穿一件普通的青布袍子,伸出来的手也是皮肤粗糙简直似个农夫,可举手投足却见出一派儒雅洒脱,教人看了说不出的舒服。

  “自闽南行来,沿海亦偶见有倭寇,此为前朝所未有,可见倭寇之患,确系日重,不可轻忽。”梅汝清的官话还略带点儿岭南口音,听起来有点软绵绵的,可语气却十分之刚硬,很容易让人想起《论语》里说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句话。反正许碧对他颇有好感。

  “梅先生是自闽南一路游历过来的?”沈云殊精神一振,“便是为了倭患?”

  梅汝清并不拐弯抹角,点头道:“闽南尚且如此,何况江浙。老朽与两小犬皆略通倭语,或于将军有所一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