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到她泼辣强势的样子,胤禛顿觉得心里安稳许多,难得主动地抱了她的胳膊,把脸贴上去。

  绣瑜心里一惊,俯身轻拍着他的背,急道:“到底怎么了?你是要急死我吗?”

  “没什么大事。太子忙着,我在殿前站了许久才有些中暑。他逼问番麦的事,我一时不慎说漏嘴了。主动表功,不过是离间之计,也是施恩于我......”

  胤禛慢慢捡那能说的事说了两三件,终于忍不住流露出一点委屈自责之色。他往日听惯了额娘和皇阿玛的循循善诱,享受着弟弟妹妹崇拜依赖的目光,总觉得自己纵然不算聪明绝顶,也是天资不俗。

  哪知昨天被太子信息含量极大的一番话砸下来,却毫无反抗之力,不仅被他拿住了把柄,还打乱了额娘和皇伯父的计划。他不由万分自责。

  绣瑜一看他咬着嘴唇低头不语的样子,就知道他在太子手里吃了大亏,不由又急又怒。永和宫跟毓庆宫井水不犯河水,太子为什么平白无故地找胤禛麻烦?

  按说现在还远不到康熙和太子撕破脸皮的时候啊!她不由气道:“他到底想做什么?皇上还好好的呢......”

  “其实......这也不见得都是坏事,”胤禛鼓起勇气抬头看她,“他总归是储君,早晚我们都是要跪他的,早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要多磕几个头。额娘,我想将来,叫六弟回盛京去,把九儿留在京城。”

  大清祖制,宗室亲王无诏不得离京。公主则都是嫁到北边,实现顺治“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遗志。能改变这两条,除了康熙,就是太子。

  可明知道太子权利不小,为什么没有兄弟与他亲近?难不成别的阿哥就一点不心疼妹妹远嫁?

  先不说太子本人性格温和与否,单说《大清会典》里规定,臣子们见了皇太子要行“二跪六叩”之礼,就是六次叩首两次跪拜。单凭这一条,阿哥们平日里都是躲着太子走,生怕二哥心情不好,就是端着不叫免礼。

  后世听九龙夺嫡,人人都知道四阿哥是□□。可这□□,哪里是那么好做的?绣瑜眼前骤然涌起模糊的光晕。

  胤祚往园子里逮住两个弟弟,洗得干干净净带过来看望四哥,结果刚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得额娘拔高了声音呵斥四哥:“把你那些逞能的心思都给本宫收了!父母尚在,轮到你充这个长兄如父的样子了吗?”

  十三十四从未见过额娘如此疾言厉色的样子,吓得浑身一抖,一左一右地紧紧傍在胤祚身边。

  胤祚也吓了一跳,正要进去劝劝,刚走到窗子底下,却又听得额娘低声哭了起来,四哥轻声在安慰她。母子俩小声说话,情真意切,不像是吵了架的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