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歪头示意,最懂皇帝的大太监把折子放在他眼前,一目十行看过去,朝堂精英损失三成。打头第一个是——宁国侯贾敷。

  作者有话要说:  晚岁的鸟儿有虫吃,真的晚安了。快睡觉!

  第82章 假正经14

  一场叛乱, 谁都没有料到竟是这样的结局。世上没有话本演义中神机妙算的神仙智者,只有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的局中人。皇子皇孙以为自己胜券在握,鼓动兄弟子侄动手,好做那只黄雀。皇帝以为局势全在掌握之中,想要引出所有心怀不轨之人,一网打尽, 做那打掉黄雀的猎人。大臣们以为自己各有支持, 自己支持的那位肯定天命所归。即便不是, 区区臣子, 中立官员也不当有性命之忧。

  谁都算错了, 包括贾政。若非大意轻敌, 未做万全准备, 贾敷不会当场命陨。

  皇子皇孙们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如今只剩小猫两三只。皇帝死了妻儿子孙, 朝堂精英空了三成, 名声尽毁, 遗臭万年。叛乱夜命陨、重伤的大臣不知几凡, 当月京城,白番遍地, 家家都有丧事,比二十年前太子起兵日损伤更重。

  为什么朝臣们总是把太子称为国本, 这就是反面教材。诸子夺嫡,上层权力斗争的影响如投入湖中的巨石,波纹慢慢散开, 遍布国家各个角落、震荡各个方面。

  死的人真的太多了,皇帝也不能违逆天下人的意愿,参与谋反的没有大肆株连,只诛首恶便是。说句实在话,敢参与谋反的,谁不是确定赤条条无牵挂,或者不在乎亲人被连累。

  局势安定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论功行赏,抚慰大臣。在此次叛乱中,表现最亮眼的是贾家兄弟,况且贾敷还为救驾而亡。贾敷追封宁国公,其子贾琅平级袭爵,仍为宁国公。贾赦护驾有功,升为公爵,过了几十年,等到第三代,开国宁荣二公的赫赫威势又重现了。贾政封侯爵,贾敬封伯爵,御赐府邸,另行开府。

  还有禁卫军王大统领,他的存在或许不如贾家兄弟耀眼,可至始至终忠于皇帝,此次也累功封了侯爵。这个侯爵来之不易,颇受同僚排挤。若不是他配合皇帝唱双簧,让八皇子有机会在寿宴下毒,那么多朝臣不会丢了性命。说句难听的,京城小半人家与王大统领有仇。

  第二件事就是议定储君。皇帝自作自受,身体激剧衰弱,已有中风症状。不顾皇帝还躺在病床上,朝臣拼命上书,要求定下太子。大家实在是吓怕了,即便只有三个人,他们也怕皇家再出什么幺蛾子。

  皇帝也在考虑这件事情,八皇子略过不说,皇帝已经下令将他圈禁,若非死的人太多了,他这种仇人遍地的,活不到现在。

  剩下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不过十六皇子和二十三皇子,一个十五岁,一个六岁,这还有啥说的。

  明发圣旨定下了十六皇子做太子,一切仪典要等皇帝身体稍微好些才能举行。不过太子内眷必须选了,十六皇子生母不过一介宫人,且早已去世,外家约等于没有。十六皇子由当时的主位德妃养着,德妃是二皇子生母,十六皇子和他孙儿年纪一般,是矣没重视,皇子份例在那里,饿不死也不富裕,不咸不淡长大,也没人给他张罗婚事。

  现在好了,一朝翻身,他的婚事也成了国家大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