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或者称作野心更合适?

  他不想重复上一个末世那样,看到一张一张茫然的孩子的脸了。这些知识必须传播下去。即便他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做过准备总比没准备要好。

  这项工作不仅费力费钱更费时间,季茶花了整整五天坐在电脑前面,一边下载一边分门别类的将各个硬盘外贴上详细的标签,然后整理放到箱子里头送去工厂那边。

  而最后一些网购货物也陆陆续续的送到了工厂那边。

  简单的药品归为一类,剩下的有一大批基础男女都有的四季衣物,其他的类似酱缸,塑料盆塑料桶这样的消耗品季茶也没有忘记最后采购一次。

  工厂里的房间虽然多,到了倒数的这些日子也只剩下小半是空余的了。

  季茶手上的钱已经用的差不多,趁着最后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他将早早预留出来的养殖区整理好,然后让程栋梁陪着自己去将猪鸡兔都抓回来。

  鸡兔一类的家禽体积小,抓起来也轻松,猪崽子现在也才到季茶膝盖那么高,这些取回来都简单,回来以后严格按照养殖场的指导走,又有从前末世的经验和书上指南参考,季茶倒不怕会出什么大问题。

  鸡鸭兔猪喂了食,又有整洁干净的窝住,无一不惬意的立刻安稳下来。

  季茶唯一担心的是鱼苗适应不好。

  水稻没有种起来之前,他准备在边上开辟一小块池塘,先将鱼苗放在里头养殖。

  鱼类养殖时要非常注意的一点是鱼苗的密度,密度太高会造成水中含氧量不够,造成鱼类的死亡。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一点并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针对这一点,季茶早早的让人沿着墙挖出一条绕着工厂的长方形水渠,水渠和预留的小池塘联通,再用动力装置辅助水流的循环流动,自然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达到小池塘里的鱼苗密度增加的效果。

  理论是可以行得通的,但季茶就怕真正实际操作起来会和理论有比较大的落差。

  “鱼这东西,养死了再买不就好了,”张行站在一边看着季茶愁眉苦脸表示有些不能理解,“就算买不着,外头河里还一堆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