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4 / 5)
何怨何仇?
这般痛楚,不及万箭穿心的十中之一。
他负手站在夜风里,只等永王的气息消弭殆尽,才沉声道:“埋了他。”而后走至玉嬛跟前,掀起背上披风,将她裹进怀里。
坚实宽厚的怀抱,熟悉的冷峻眉目,带着令人安心的气息。
玉嬛回身,靠在梁靖肩上,伸臂将他环住。
“都结束了吧?”轻而低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
梁靖紧紧拥着她,脸上冷凝未消,声音里却带了温柔,“都结束了。”
过去诸般苦楚离散,都留在那场噩梦里,随着李湛的死,彻底封存,俱成云烟。从今而后,再也无需回首——至亲的人都还安然在世,祖父清誉仍在,父辈当年的婚约遗愿也得以圆满,夫妻俩彼此扶持,安居在那处温暖院落,和乐融融。
玉嬛埋首在他胸前,唇边渐而浮起笑意。
……
永王死得无声无息,夫妻俩回京后也绝口不提。
萧贵妃仍时常去景明帝跟前哭诉,一面又加派无数人手打探,却始终毫无所获。到腊月底时,她最初的镇定渐而消失,开始疑心儿子是真出了事,疯了般四处找寻,却没能寻到半点回音,终于忧心焦虑,病倒在榻。
刺杀太子的主使、永王的下落,俱成疑云,景明帝本就被萧贵妃算计得御体欠安,朝政上劳心劳力,下朝后又担心儿子下落,琢磨当日太子遇刺的事是真的自相残杀,还是另有隐情。这般心力交瘁,倒次年腊月时,终是没撑住,一病不起。
太医用尽手段,仍回天乏力,景明帝撑了半年,沉疴缠身,渐而连饮食都进得艰难。
弥留之际,连唤数次李湛的名字,却终没能见到儿子一眼。
↑返回顶部↑
这般痛楚,不及万箭穿心的十中之一。
他负手站在夜风里,只等永王的气息消弭殆尽,才沉声道:“埋了他。”而后走至玉嬛跟前,掀起背上披风,将她裹进怀里。
坚实宽厚的怀抱,熟悉的冷峻眉目,带着令人安心的气息。
玉嬛回身,靠在梁靖肩上,伸臂将他环住。
“都结束了吧?”轻而低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
梁靖紧紧拥着她,脸上冷凝未消,声音里却带了温柔,“都结束了。”
过去诸般苦楚离散,都留在那场噩梦里,随着李湛的死,彻底封存,俱成云烟。从今而后,再也无需回首——至亲的人都还安然在世,祖父清誉仍在,父辈当年的婚约遗愿也得以圆满,夫妻俩彼此扶持,安居在那处温暖院落,和乐融融。
玉嬛埋首在他胸前,唇边渐而浮起笑意。
……
永王死得无声无息,夫妻俩回京后也绝口不提。
萧贵妃仍时常去景明帝跟前哭诉,一面又加派无数人手打探,却始终毫无所获。到腊月底时,她最初的镇定渐而消失,开始疑心儿子是真出了事,疯了般四处找寻,却没能寻到半点回音,终于忧心焦虑,病倒在榻。
刺杀太子的主使、永王的下落,俱成疑云,景明帝本就被萧贵妃算计得御体欠安,朝政上劳心劳力,下朝后又担心儿子下落,琢磨当日太子遇刺的事是真的自相残杀,还是另有隐情。这般心力交瘁,倒次年腊月时,终是没撑住,一病不起。
太医用尽手段,仍回天乏力,景明帝撑了半年,沉疴缠身,渐而连饮食都进得艰难。
弥留之际,连唤数次李湛的名字,却终没能见到儿子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