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旦到了战时,就是妇孺都要参与劳动。

  募兵制则是朝廷采用招募的方法,选取一些自愿报名参军之人。

  这一制度,减少了农民等不愿从军的老百姓的兵役负担。

  虽说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着,不过除非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朝廷一般都不会强制性征兵,都是以招募士兵为主的。

  自愿从军、通过考核,入伍之后的士兵,其直系亲属全都可以变为军籍。

  就像考取功名者能够免税一样,军籍也会减少一定的赋税要求,只不过没有士绅的免税额度那么高罢了。

  但如果是被征兵入伍的士兵,本人及其家人依旧是原籍。

  所以长久以来,大齐并不是很缺兵员,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从军的。

  不过自打延和二十四年,庆王和曾家造反之后,每年参军的人数明显少了许多。

  许多人宁可去要饭,也不愿意参军,以免上战场去“送命”。

  现在裴清殊要募兵的话,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陈起和宋池他们虽然早就猜到了裴清殊要募兵,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两个都是文官,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懂。

  于是裴清殊便召来邵康乐、倪俊逸、赵虎等人,让他们集思广益,帮着出出主意。

  不过让裴清殊没想到的是,最后提出建设性建议的,不是这些武将,还是个文官——他的二姐夫容漾。

  “朝廷想要招募更多的士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抛出各种诱人的条件吸引老百姓。可这样做,一来耗资巨大,会给朝廷增加严重的财政负担;二来重利之人,未必能怀有英勇杀敌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臣以为,可以适当地提高士兵的居住、饮食等条件,但绝不能用重利吸引他们从军,这绝非长久之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