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3 / 7)
采访的主角当然是正康和孙大琴,一个是省劳模的丈夫,一个是省劳模的婆婆。
按照记者的意思是想写劳模背后的男人和家庭。
孙大琴有些犹豫,难道这些人不知道她儿子和刘芳名已经离婚了吗?
这个女记者才二十来岁,梳着女干部的头发,身上的女性特征已经差不多可以忽视了,她义正言辞地道,“这是很大的荣誉,许多人求都求不来呢,我写这篇报导也是想让所有人都跟你们学,能在背后支持劳模的工作。如果刘芳名同志能当选全国劳模,你们家绝对能得先进家庭。”
孙大琴和正康对视一眼。得先进?那他们岂不是要成为名人了。
女记者又恭维了一句,“我听说你们支持劳模同志到省城棉纺厂工作。这位男同志还独自带着孩子。真是了不起!”
女记者似乎没有察觉到两人的异常,拿出纸笔开始提问,“请问你和劳模同志是什么时候结的婚?”
正康下意识地回答,“1962年”
女记者点了下头,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你们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平时都是由谁带的呀?”
正康这次倒是没有犹豫,回答的挺顺,“1965年,四岁之前是我娘带的,后来是我带的。”
女记者赞赏地看了他一眼,“不错!你做得很好!女性同志不该只待在家里带孩子,应该多接触外面的世界。m主席也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正康忙不迭地附和起来。
他们在这边采访,钱淑兰被人提醒,也从养鸡厂走了进来。
只是他们的堂屋两边立着两个拿枪的民兵,她被这两人拦在外面。
其他人纷纷站在外面围观,听着里面三人的对话。
↑返回顶部↑
按照记者的意思是想写劳模背后的男人和家庭。
孙大琴有些犹豫,难道这些人不知道她儿子和刘芳名已经离婚了吗?
这个女记者才二十来岁,梳着女干部的头发,身上的女性特征已经差不多可以忽视了,她义正言辞地道,“这是很大的荣誉,许多人求都求不来呢,我写这篇报导也是想让所有人都跟你们学,能在背后支持劳模的工作。如果刘芳名同志能当选全国劳模,你们家绝对能得先进家庭。”
孙大琴和正康对视一眼。得先进?那他们岂不是要成为名人了。
女记者又恭维了一句,“我听说你们支持劳模同志到省城棉纺厂工作。这位男同志还独自带着孩子。真是了不起!”
女记者似乎没有察觉到两人的异常,拿出纸笔开始提问,“请问你和劳模同志是什么时候结的婚?”
正康下意识地回答,“1962年”
女记者点了下头,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你们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平时都是由谁带的呀?”
正康这次倒是没有犹豫,回答的挺顺,“1965年,四岁之前是我娘带的,后来是我带的。”
女记者赞赏地看了他一眼,“不错!你做得很好!女性同志不该只待在家里带孩子,应该多接触外面的世界。m主席也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正康忙不迭地附和起来。
他们在这边采访,钱淑兰被人提醒,也从养鸡厂走了进来。
只是他们的堂屋两边立着两个拿枪的民兵,她被这两人拦在外面。
其他人纷纷站在外面围观,听着里面三人的对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