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后不知道是哪一个,先想到了许夷光,想着他们都是男人,多少有些避讳,也不便给太后扎针,康宁县主却是女人,还自来医术高明,指不定请了她回京,太后便药到病除,针到病除呢?

  这话一出,除了孙太医和何太医等少数几个太医,其他人都表示支持,没直接支持的,也无声赞成了,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如何想不到明面下的理由?  康宁县主可是太子的舅母,皇贵妃的弟媳,还有傅将军那般强势的夫君和永安伯府这个娘家做靠山,便是真治不好太后了,想来皇上也不会拿她怎么样,至多也就是发发脾气什么的而已,不像他们这

  些太医,都位卑言轻,死不足惜,不祸水东引,“死贫道不如死道友”,还能怎么样呢?

  偏孙太医与何太医少数人扛不过多数人,如今太医院又是江太医最得皇上宠幸,其他太医并不大买二人的账。  于是很快,皇上便下了召许夷光回京的圣旨,怕延误了太后的病情,还特地派了金吾卫护送着传旨太监,快马加鞭赶到了张掖,竟是比辛寅的速度还要快些了。

  第1155章 遵旨

  “……特召县主康宁即日回京,为太后治病,钦此!”  传旨太监肃容念完圣旨,待许夷光恭声应了:“臣妾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又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再由大寒扶着站了起来后,便立时换了笑脸,道:“太后娘娘的病情委实托不得了,奴才

  一行还在路上赶了近二十日的路,还不知道这二十日期间,太后娘娘凤体又怎么样了,所以请县主尽快收拾一下,我们明日一早,便上路吧,未知县主意下如何?”  许夷光自不可能这般轻易就答应与他们一道上路回京,太后既病了这么久,辛寅多少也该听说了一些风声才是,却从未提过此事,如今只凭传旨太监的一面之词,她就贸然跟着回了京,谁知道等待她

  的会是什么?  太子那些个见不得人的龌龊心思,还不知道打消了没呢,他如今又是太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上耳边还时时有许宓替他吹风,要假传个圣旨,派几个太监金吾卫来一趟张掖,不要太容易,她

  不得不防。  若只是太子那见不得人的心思至今没打消还罢了,傅御与两个孩子暂时还能安然无恙,就怕这是皇贵妃与靖南侯的主意,先将她给弄回了京城里,再以她来要挟傅御,那她届时纵然一死了之,只怕也

  已来不及了!

  所以她就算要进京,也得等到辛寅也有了信送到,傅御也回来了,夫妻两个商量过,她也把该交代傅御的话,都交代过了,才会进京去。

  至于不进京,却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既是圣旨,除非傅御打算揭竿造反了,否则他们便只有遵旨的份儿。

  不然一顶“抗旨不遵”的大帽子扣下来,后果不堪设想,甚至还会连累到她所有的亲人们,比之造反,结果好不到哪里去,她怎么能那么自私?  心思百转千回间,许夷光嘴上也没闲着,笑着应起那太监的话来:“病情如军情,刻不容缓,公公言之有理。只是外子在庄浪卫驻守,就算立刻送信去请他回来,也得一整日的时间,犬子们却又还小,家里长辈们也离得远,竟是连个可以暂时托付主事一下的人都没有,叫我如何能放心说走就走?要不公公多等一日,等外子回来,我把该交代的,都与他交代好,家事也都安排下去了,便立时随公公进京

  去,您看可好?”  顿了顿,又笑道:“难得公公与大家伙儿千里迢迢的来一趟张掖,我们也该尽一尽地主之谊才是。这里虽远比不得京城,也有几样吃的勉强拿得出手,摘星楼一带也是应有尽有,一些好东西可连京城都

  没有,纵京城有,这里也要便宜得多,不如明儿公公与众位大人都去街上选购一些,就当是我们将军款待各位辛苦跑这一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