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是不甘心,到底那小丫头知不知道些什么?这些年她在村里可没少受苦,那么小的孩子,如果知道有好东西,能忍住不拿出去换钱?她在家住的这一年,饿着的时候多,自己也旁敲侧击的诱过她,如果家里有金子可以偷偷拿金子出来换些钱回来买新衣服买肉?她表现的可不像知道家里藏着好东西的样子。难道真是一点不清楚?

  不知道老太太背后合计,谢韵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着急上火,谢爷爷藏的东西如果那么容易被找到,也就不是谢爷爷了。以为随便就能在地主家的猪圈里挖出金子了?天真!

  谢韵此刻正走在通往县城去的路上。红旗大队距离县城步行得1个小时,平时村里有马车去县城办事,大家就顺道坐车一起跟过去买个东西。今天没马车,但谢韵心情依然很好。通往县城的路是沿着江修的,说是江,其实就是条大河,也是从白山起源的,蜿蜒好几百里,最后在东南汇到大海里。

  初冬时节,江面还没有结冰。水汽遇冷,在江面上形成一层白雾,贴在江面上,时聚时散。江两岸的植物已经凋零,相信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一定特别好。谢韵呼吸着冬天清冽的空气,脑子正想着江里特有的面条鱼的吃法。

  心情好,时间过得就快,谢韵不知不觉走到县城。70年代的县城很是干净整洁,一条主路,医院、供销社、政府机关都集中在一起,周围边上还有肉联厂、农产品收购站,东边还有个粮库。谢韵之所以不在县城活动,还是因为这里离红旗大队不远,做事不方便。

  谢韵就直接去了车站,交给售票员2毛钱的车票钱,坐上了本市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大客车,发动机的位置在车头,车上人多的时候还有人坐在上面。现在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很响,减震效果也不好,颠簸的很,还有很浓的汽油味。做这种长途大客车真是酸爽的体验。车速也不快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安市。

  安市虽然地处北方边地,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工业很发达,仪器仪表尤其占优势,好多都是名牌产品,市貌是县城没法比的。还没有进到市中心,谢韵就看到厂区面积巨大的车辆厂,还看到父亲朋友的造纸厂的大牌子。

  下了车之后,本着考察市场的念头,谢韵没逛别的地方,直接奔向市里的百货大楼。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0809.

  第6章 挣钱啦!

  市里的百货大楼比县城供销社要大很多,上下两层有800多平米。一楼卖烟酒糖茶,二楼服饰百货。考察零售市场是谢韵的本行,比较商品、查看价格驾轻就熟,当然拿来作对比的是后世的商品。

  70年代跟后世相比,还完全是卖方市场,购物凭票,市场供应不丰富,商品品类少,数量也不多,来了好东西,很快就会被听到风声的顾客迅速抢光。要不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怎么是打破了头都要争的好工作,那像后世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成天都在为招不到足够的收银员头疼。

  但刨除通涨因素,现在商品的价格确实实惠,现在收入普遍不高,市内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收入大概就在20块钱出头,工人按工龄跟经验也分等级,评上高级别的工资能往上涨一些,干部级别就另说,谢韵记得谢父当时最高能发100多块钱,公私合营后政府每年还有一定的贴息,所以原主小时候真是着实过了一段好日子。

  谢韵手里没票,只能干看,别的倒是不眼馋,只对一样东西感兴趣,下决心一定想办法把烟酒柜台里摆的几瓶葵花茅台拿下,有机会去别的地方,也要多搜集一些。茅台酒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谢韵记得前世穿越之前茅台酒集团的市值已经逆天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