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言蒙犹豫了一下,小声问他:“老师,第一个题我能直接口述回答吗?太多了,第一张纸写不完。”就连第二张,除去打草稿的地方,也写不完。第三个题,她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闫承植抬头看她,又看了看纸,再看了看她自己的笔记本,写倒是有地方写,不过听她这么说,应该短时间内写不完,口述也行,他很光明正大地说:“可以,但是我要录个音,回去核对。”

  言蒙:“................”你不知道答案还这么出题......

  闫承植内心还无语呢,他又不是过目不忘!也没时间把51本书看完!

  言蒙点了点头答应了。

  但大家都在图书馆里,口述肯定会影响其他人,商絮提议:“那换个偏僻点的地方。”

  三人重新找地方坐下。

  闫承植看了看手表,重新计时,又把手机开了录音放在言蒙面前,言蒙正式开始背诵51本书里包含“剪”字的句子。

  为了方便闫承植核对,她还报了包含“剪”字的句子在哪本书哪一页。

  随着言蒙越背越多。

  闫承植满意地暗暗颔首,他第一个题的用意就是考言蒙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强,商絮考她第一关的时候,考的是长期记忆力,但是总的记忆内容,不过只有151页书的内容,151页书,与他收她的初衷差得太远了,出第一道题他的目的就是考言蒙记忆的存储强度,以及随时提用记忆的知识的效率程度。

  闫承植听言蒙背的速度相当流畅,甚至每个都给他报了书名和页码,先不管记的有没有错,但这个记忆效果,他是很满意的。不枉他和商絮陪着监督她看了好几个月的书!

  因为在图书馆,言蒙背得不是很大声,她按着书名,一本一本把里面含“剪”的句子全部背完,言蒙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很神奇,记过的东西,都能清楚地背出来,不管有多少,好像都行,这是和以前参加《中国有神童》不一样的体验,以前《中国有神童》那些项目,除了背圆周率,其他基本都是考记忆速度,对她来说,不难,但闫承植考的,却是记忆强度,她看这51本书,大概用了四个多月,历时这么久,记忆的内容又相当多,又不同于圆周率的纯数字,她还是能一一把闫承植考的内容背出来。

  闫承植也觉得很神奇,言蒙的大脑记忆强度和容量,真的很惊人,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有收她当学生的念头,一般记忆力好的学生,他是没空来带,甚至想着自己的设想,激动又认真地监督着她看书。

  言蒙背着背着,就比较忘我了,她沉浸在记忆里,就这么一直筛选和“剪”字有关的句子,背着背着,然后在筛选的时候,又想起一些有关于“价格剪刀差”的知识,“价格剪刀差”也含“剪”字,价格剪刀差是在经济体系中,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业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由此出现通过牺牲农业的利益来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现象,国贸中,发达国家也利用剪刀差压低初级原料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价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