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净封见他明白了,也就没再多说,转头看得净涪那边一眼,问王二道:“老檀越,我想去看看净涪师兄。”

  王二叫他这么一提醒,当即就是一个激灵,下意识地道:“请,请跟老朽来。”

  净封点点头。

  王二回神,再不敢拖延,带着净封穿过人群还回到了净涪所在的院子里。

  净封在院子边沿上站定,就再不往里迈进一步了。

  也不是他不想靠近,实在是净涪当前正在参悟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义,像王二、王五甚至是王球子这样的没有修炼过的凡俗还百无禁忌,想靠近就靠近,只要没对净涪生出什么恶意,净涪周身沐浴着的金色佛光就不会对他们有所妨碍,恰恰相反,那佛光还能护持他们。但净封就不一样了。

  这佛光真不伤人,但净封若敢随意接近,这佛光轻易就能混淆他的修行根基。

  哪怕这佛光无意,单只这佛光自然而然外溢的至微至真的妙理就能让他不自觉沉沦,甚至不自觉地参悟这些佛门妙理,然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门庭……

  而现今这佛光的这一层附带效果,放在道门、魔门和散修眼里,也就是凶名赫赫的强行渡化。

  这强行渡化在外头传得玄乎,传得凶残,能让人闻之色变。可在佛门弟子眼里,却没有那么避讳,顶多只是忌惮而已。

  这强行渡化,其实说穿了,不过是道与道之间一种相互渲染而已。

  就譬如当下的净涪和净封两人。

  不得不承认,净封在佛门佛理上的体悟是和净涪有着相当大的一段差距的。且撇开这段差距不说,他们两者的修行方向也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在佛门这一条道上,净涪比净封走得更远,摸索得更广,看到的也是更美妙神异的风景。

  那当净涪和净封两人敞开来论道辩经的话,净涪与净封之间的差距会让净封本能地渴望窥探净涪的道,去窥看他看到的风景。而对于净涪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糟糕。因为他的道足够广阔,世界足够宽广,道心足够坚定,所以他能够坚守自己的道不动摇,还能在这种基础上汲取净封的道中于他有益的部分开拓自己的道。

  可净封不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