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4)
一看丁冯氏脸色不对,于母麻溜的把自己那些小心思都藏了起来。她心里也清楚自己闺女真要是退了这门亲事,那可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了。
因此她装作不知道这事,非常热情的笑着招呼丁冯氏:“哎呦,哪阵风把亲家母给吹来了啊?我原本也惦记着成哥儿的伤势,想着再去探望一番吧,又觉得你们还住在别人府上,到底有些不方便,就想着等你们搬回自己家了,再去探望。亲家母不会怪我失礼吧?”
丁冯氏见她装模作样,心里冷笑,却也不好直接撕破脸,冷淡的回道:“怎么会呢?亲家母日理万机的,成哥儿一个小辈,哪敢劳动您大驾?”
于母也不在意她的冷脸,讪笑道:“瞧亲家母说的,我哪能那样大的谱?这不是最近亲戚街坊家好件红白喜事,加上六月里要给兰姐儿做喜被喜褥的,还有请了木匠来家里打家具,昨儿才上完漆,正在后头院子里晾着呢。这上了年纪啊,就是精神不济,才忙活这几天就觉得浑身不得劲,脑子啊时常犯浑,动不动的就说些浑话。对了,亲家母既然来了,不妨和我一起瞧瞧那家具去?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趁着时间还早,再找人来改。”
结果,丁冯氏什么都没来的及说,就被于母拉着去后院看家具了。看着大大小小十几件家具上了大红色的漆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木料用的是不算便宜的楸木,丁冯氏的气就消了一半。
没一会,秀兰听到消息和两个嫂子也都赶过来相见,看到乖巧柔顺的儿媳妇,丁冯氏心里撇撇嘴,心里默念看在儿媳妇的份上自己就不当面揭穿她了。
到了中午,于母又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来,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丁冯氏一番,还陪她喝了不少的酒。丁冯氏一不留神就喝多了,临走也没来得及说什么兴师问罪的话。
这边,于母见丁冯氏走了,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看到站在一旁的闺女,问道:“还有俩月就要中秋了,你也别光顾着做嫁妆,抽空给你未来公婆都做双鞋子再给成哥儿做身衣裳,好歹是你的一番心意呢。”
秀兰乖巧的点点头,压根没觉得自己娘亲今日对未来婆婆殷勤的反常。
冯莺自打丁冯氏走了之后心里就一直记挂着,等午膳时碧莲遣人回来说于家要留午饭,心里便觉得这门亲事怕是退不成了。她连午觉都没睡,就等着丁冯氏回来问个究竟呢。
结果见丁冯氏醉醺醺的回来了,十分意外。一边让人帮着丁芹把人送回屋里照应,一边把碧莲叫到身边询问。
碧莲笑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又道:“奴婢瞧着这于家太太也不是那真傻的,想必那话也是一时激愤说的气话。今儿一见姑太太她就心虚了,那个殷勤体贴您是没瞧见。她先带姑太太去瞧了家里打的家具,别说姑太太看了就消气了,就是奴婢也得夸一声好齐整嫁妆。架子床、大衣柜、梳妆台、书案、博古架、子孙桶,一水大红色楸木的,瞧着就气派规整,还有两对樟木大衣箱,在那样的人家可谓是十分体面了。”
说到这里,碧莲又想到一事,笑道:“对了,虽然他们两家还没过大定,但是于家已经把喜被什么的做好了。我听她们说,这边多是在六月里做喜被,天气干燥,做好了放起来不容易受潮。喜被最好还要找全福娘子帮着做,奴婢以前也不懂这些,差点给姑娘耽搁了。只是上哪找这么些手巧的全福娘子呢!”
冯莺闻言也有些头疼,虽说她自己不太在意这些东西,但是入乡随俗嘛,要是做的太另类了反而会被人侧目。
正在她想着要不要去求助一下周太太时,宋大妞来了。
↑返回顶部↑
因此她装作不知道这事,非常热情的笑着招呼丁冯氏:“哎呦,哪阵风把亲家母给吹来了啊?我原本也惦记着成哥儿的伤势,想着再去探望一番吧,又觉得你们还住在别人府上,到底有些不方便,就想着等你们搬回自己家了,再去探望。亲家母不会怪我失礼吧?”
丁冯氏见她装模作样,心里冷笑,却也不好直接撕破脸,冷淡的回道:“怎么会呢?亲家母日理万机的,成哥儿一个小辈,哪敢劳动您大驾?”
于母也不在意她的冷脸,讪笑道:“瞧亲家母说的,我哪能那样大的谱?这不是最近亲戚街坊家好件红白喜事,加上六月里要给兰姐儿做喜被喜褥的,还有请了木匠来家里打家具,昨儿才上完漆,正在后头院子里晾着呢。这上了年纪啊,就是精神不济,才忙活这几天就觉得浑身不得劲,脑子啊时常犯浑,动不动的就说些浑话。对了,亲家母既然来了,不妨和我一起瞧瞧那家具去?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趁着时间还早,再找人来改。”
结果,丁冯氏什么都没来的及说,就被于母拉着去后院看家具了。看着大大小小十几件家具上了大红色的漆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木料用的是不算便宜的楸木,丁冯氏的气就消了一半。
没一会,秀兰听到消息和两个嫂子也都赶过来相见,看到乖巧柔顺的儿媳妇,丁冯氏心里撇撇嘴,心里默念看在儿媳妇的份上自己就不当面揭穿她了。
到了中午,于母又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来,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丁冯氏一番,还陪她喝了不少的酒。丁冯氏一不留神就喝多了,临走也没来得及说什么兴师问罪的话。
这边,于母见丁冯氏走了,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看到站在一旁的闺女,问道:“还有俩月就要中秋了,你也别光顾着做嫁妆,抽空给你未来公婆都做双鞋子再给成哥儿做身衣裳,好歹是你的一番心意呢。”
秀兰乖巧的点点头,压根没觉得自己娘亲今日对未来婆婆殷勤的反常。
冯莺自打丁冯氏走了之后心里就一直记挂着,等午膳时碧莲遣人回来说于家要留午饭,心里便觉得这门亲事怕是退不成了。她连午觉都没睡,就等着丁冯氏回来问个究竟呢。
结果见丁冯氏醉醺醺的回来了,十分意外。一边让人帮着丁芹把人送回屋里照应,一边把碧莲叫到身边询问。
碧莲笑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又道:“奴婢瞧着这于家太太也不是那真傻的,想必那话也是一时激愤说的气话。今儿一见姑太太她就心虚了,那个殷勤体贴您是没瞧见。她先带姑太太去瞧了家里打的家具,别说姑太太看了就消气了,就是奴婢也得夸一声好齐整嫁妆。架子床、大衣柜、梳妆台、书案、博古架、子孙桶,一水大红色楸木的,瞧着就气派规整,还有两对樟木大衣箱,在那样的人家可谓是十分体面了。”
说到这里,碧莲又想到一事,笑道:“对了,虽然他们两家还没过大定,但是于家已经把喜被什么的做好了。我听她们说,这边多是在六月里做喜被,天气干燥,做好了放起来不容易受潮。喜被最好还要找全福娘子帮着做,奴婢以前也不懂这些,差点给姑娘耽搁了。只是上哪找这么些手巧的全福娘子呢!”
冯莺闻言也有些头疼,虽说她自己不太在意这些东西,但是入乡随俗嘛,要是做的太另类了反而会被人侧目。
正在她想着要不要去求助一下周太太时,宋大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