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7)
苏怡莹边握着锅铲熟练地翻炒着菜说:“柳玲也不好意思无缘无故留下来吃饭啊。”
刘丽丽也认同这个说法,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我都没想到可以通过文工团回城,还想问问情况呢?”
肖芳说:“文工团招人不是每年都有,而且招的人很少,一次也就一两个,有时候消息还没传到村里,人就定了。”
刘丽丽听了这话,自我安慰道:“反正有柳玲在,我去了被选中的可能性也很小,这次没抓住机会,下次我努力抓住。”
安慰了下自己,刘丽丽又和往常一样开始和苏怡莹斗起了嘴,看得苏怡莹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第61章
转眼已经要过年了,这个春节很多知青都回家了,苏怡莹和陈一遇因为前几个月才请了长假回去,所以这次就留在小许村过节。
和苏怡莹一批来的知青就她一个人春节没回家,知青点都安静了很多,大年夜的时候,剩下的几个知青坐在客厅,聊着天吃着饭,一个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的除夕夜很快就过去了。
好在苏怡莹有陈一遇在,她一点都不觉得孤单,前段时间她收到了春花的信,信里的消息让她最近有点纠结。
春花信了提到了县里纺织厂的招工,因为她奶奶制衣和刺绣的名声在外,最近纺织厂想要招专业人才来转型,就想到了小许村的徐绣娘,可是一打听,人已经没了,只能联系得到她传承的孙女春花。
辗转联系到了在外随军的春花,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到纺织厂做工,如果以前有这个机会春花当然欣喜若狂了,现在这个时代工人可是顶好的职业,工资高、受人尊重,而且户口也可以转变为城市户口,吃令人羡慕的商品粮。
可是她已经随军了,也不想回到万县,所以就拒绝了,不过她还是向纺织厂推荐了学过她手艺的苏怡莹和江燕,这次除了写信和她们俩拜年,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她们这个信息。
苏怡莹和江燕是在过年前几天收到信件的,两人都有点犹豫,虽然都知道在纺织厂做工肯定比农活更轻松,也更适合女生,但毕竟是一个新环境,在小许村呆了一年半了,也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一下子要到陌生的地方还有点犹疑。
好在纺织厂招工还要年后,即使有春花推荐,她们一样要去走招工程序,只是会优先考虑,如果前期资格审查和笔试都没有通过,也是白想。
江燕带着这个消息回家接着考虑,苏怡莹也和陈一遇商量看怎么样。
↑返回顶部↑
刘丽丽也认同这个说法,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我都没想到可以通过文工团回城,还想问问情况呢?”
肖芳说:“文工团招人不是每年都有,而且招的人很少,一次也就一两个,有时候消息还没传到村里,人就定了。”
刘丽丽听了这话,自我安慰道:“反正有柳玲在,我去了被选中的可能性也很小,这次没抓住机会,下次我努力抓住。”
安慰了下自己,刘丽丽又和往常一样开始和苏怡莹斗起了嘴,看得苏怡莹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第61章
转眼已经要过年了,这个春节很多知青都回家了,苏怡莹和陈一遇因为前几个月才请了长假回去,所以这次就留在小许村过节。
和苏怡莹一批来的知青就她一个人春节没回家,知青点都安静了很多,大年夜的时候,剩下的几个知青坐在客厅,聊着天吃着饭,一个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的除夕夜很快就过去了。
好在苏怡莹有陈一遇在,她一点都不觉得孤单,前段时间她收到了春花的信,信里的消息让她最近有点纠结。
春花信了提到了县里纺织厂的招工,因为她奶奶制衣和刺绣的名声在外,最近纺织厂想要招专业人才来转型,就想到了小许村的徐绣娘,可是一打听,人已经没了,只能联系得到她传承的孙女春花。
辗转联系到了在外随军的春花,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到纺织厂做工,如果以前有这个机会春花当然欣喜若狂了,现在这个时代工人可是顶好的职业,工资高、受人尊重,而且户口也可以转变为城市户口,吃令人羡慕的商品粮。
可是她已经随军了,也不想回到万县,所以就拒绝了,不过她还是向纺织厂推荐了学过她手艺的苏怡莹和江燕,这次除了写信和她们俩拜年,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她们这个信息。
苏怡莹和江燕是在过年前几天收到信件的,两人都有点犹豫,虽然都知道在纺织厂做工肯定比农活更轻松,也更适合女生,但毕竟是一个新环境,在小许村呆了一年半了,也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一下子要到陌生的地方还有点犹疑。
好在纺织厂招工还要年后,即使有春花推荐,她们一样要去走招工程序,只是会优先考虑,如果前期资格审查和笔试都没有通过,也是白想。
江燕带着这个消息回家接着考虑,苏怡莹也和陈一遇商量看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