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彤就是有一点好,不怕想不怕做,更不怕人朝笑。

  她觉得自己往这个方向来思考四个对的,这事完全是可行的。

  不过目前需要时间和下功夫。

  第一,她还有很多东西没弄清楚,市场需要调查。第二,要清楚地了解科举考试制度内容那些,得自己完全了解,还要阅读大量的卷宗,等等,各类。涉及得太多先不细提,姜彤现在瞄准的是,能进入科考的门槛,最低级的考,童生试,也就是俗称的考秀才。

  姜彤脑中一边思考,手下一边把记录着要点细节,整理好了寻着时间收集信息,这肯定需要一些时间,一时半会儿完不成。

  这还是准备工作,等真确认了可行,接下来更是会有庞大的工作量。

  能想到的先记下来,记录完了,把纸本收好。

  姜彤才有功夫看书肆老板借给她看的那本关于琼花诗社的小册。

  册子比一般书本要薄上一些,已经有些旧了,书角有些卷了起来,老板那里应该是没有这种册子卖,所以才会借给自己阅读。

  花了大概一炷香时间,把这本小册看完,姜彤总算对这个琼花诗社有了一个具体概念和初步了解。

  其实最开始,诗社规模还不大的时候,是由几个高门闺女聚会弄出来的,后面经历了些什么,才逐渐发展扩大起来,这书中没详细些,都是一笔带过的。

  琼花诗社在京城有自己的大本营,名字就叫做‘琼花苑舍’,非常有名气,俨然成了才女的聚集地和象征。

  琼花诗社其实并不是只有八个人,她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姜彤最开始以为的那样。

  琼花八仙说的是琼花诗社的核心,最上面,最招牌的八个人物。

  但琼花诗社在京城的社员就有千百余人,其中包括有名字却没露过面的外地女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