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4 / 7)
这些年德王府一退再退,如若不是晏地已成迟暮之相,人也被皇帝挖得差不多了,皇帝绝不会这么轻易放他们回去。
他对德王府以及德王,已到得理不绕人的地步。
朝廷附和帝王者众多,起初还有几个会为德王府说话的,后来见帝王不喜,还被打压,渐渐地就无人再提了。
但人人心中都有一本帐,孰是孰非,长着眼睛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数。
而皇帝不择手段挖回去的人,未必是他的人。
正如他的忠臣,有朝一日,未必会是他的忠臣。
第216章 第216章
平昌十七年深秋, 一早,西北晏城一早有急马持旗入城。
快马一进城门,早已上马等候的两名护城兵夹马相送,等到了王府, 传信兵下马抱拳谢过两位兄弟的护送,快跑进府。
护城兵见王府护卫未加阻拦,放心离去。
晏地时有快讯而来,城门不得加以阻拦, 但恐途中生变,城门必有精兵等候相送至王府门□□接。
少焉, 德王在书房内收到了西北军统帅大将军前日凌晨给他写的信,信中道皇上密使秘密进入了西北他的帐中,西北要完了,他要完了。
大将军在信中火急火燎, 跟德王哭诉他要是完了, 让德王保他妻儿性命, 恩情他来世再报。
德王咋舌,把信给了身边与他同坐的世子。
两苦难父子,王妃入晏地就不管府事, 德王几番哀求不成, 就要了一个世子当帮手, 从此两父子同在书房办公, 相依为命。
↑返回顶部↑
他对德王府以及德王,已到得理不绕人的地步。
朝廷附和帝王者众多,起初还有几个会为德王府说话的,后来见帝王不喜,还被打压,渐渐地就无人再提了。
但人人心中都有一本帐,孰是孰非,长着眼睛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数。
而皇帝不择手段挖回去的人,未必是他的人。
正如他的忠臣,有朝一日,未必会是他的忠臣。
第216章 第216章
平昌十七年深秋, 一早,西北晏城一早有急马持旗入城。
快马一进城门,早已上马等候的两名护城兵夹马相送,等到了王府, 传信兵下马抱拳谢过两位兄弟的护送,快跑进府。
护城兵见王府护卫未加阻拦,放心离去。
晏地时有快讯而来,城门不得加以阻拦, 但恐途中生变,城门必有精兵等候相送至王府门□□接。
少焉, 德王在书房内收到了西北军统帅大将军前日凌晨给他写的信,信中道皇上密使秘密进入了西北他的帐中,西北要完了,他要完了。
大将军在信中火急火燎, 跟德王哭诉他要是完了, 让德王保他妻儿性命, 恩情他来世再报。
德王咋舌,把信给了身边与他同坐的世子。
两苦难父子,王妃入晏地就不管府事, 德王几番哀求不成, 就要了一个世子当帮手, 从此两父子同在书房办公, 相依为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