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3 / 7)
而安文公主这边得了安抚,她长子进了宋韧的户部为主事,很是得意,因此给应家谢了礼,另一头也给宗室献了个好,背后捅了陈家一刀,把陈光仲经她收取贿银的事捅到了燕帝面前。
燕帝看他们斗来斗去又成了窝里斗,德王府那边只给了点甜头安文公主这个没脑子的就又成了德王府的刀,他都怀疑起他的丞相用人的眼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天淋了大雨感冒发烧,脑袋昏沉,今天才缓过来点写更新,实在抱歉。
第157章
一边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丞相, 一边是皇姑姑, 他们窝里斗,燕帝却不敢在这时候让他们的事大昭天下, 把事情交给了手下的都察院都办, 陈相闲赋在了家。
陈相一下去, 少了个“臣认为此不妥”的人, 燕帝手上的任命却顺利了诸多, 等这些的官员悉数上任已近三月, 燕帝秀林院的人从几百人骤减到几十,又开始叫内阁和礼部的商议起了加恩科的事。
皇帝已每年开科取天下才了,这次宫里透露的意思是要把恩科维持下去, 这风声一透露出来, 民间街头巷尾谈的都是此事。
关于此事最为反对的是世族,就连皇帝内阁的那几位心腹大臣,也有两位冒着燕帝的不喜苦口婆心劝皇帝三思, 道天下已稳,寒族中的有学之士已归朝廷, 其意思就是说剩下的都是歪瓜劣枣,终生连趟门都没出过的人怎么能替圣上治理天下?不堪担当大任!
宗族对此事却是大为推崇, 南阳王还因此拖着把老骨头进了宫, 夸燕帝圣明,他们跟着他干。
礼部的官员,十有三四皆是宗室的人,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都是宗室的人在当着, 宗室已点了头,等于燕帝只要管好自己的人就够了——这句话是德王妃在德王府跟宗室的人说的,说着没两天就传到了皇帝耳里,皇帝焉能听不明白那德王妃话中的意思,她在说只让他管自己的人了别连这几个人都管不好,皇帝越想越气,气得去皇后宫里摔了个张桌子。
三月底,各地的呈报都上来了,情况都正常。
这厢宋小五在德王府里有点闲下来了,德王和小世子也经常被她支出去带宗室中的那几个宝贝疙瘩出去打猎,没有父子俩在她旁边缠绕,往常一两天才能处理完的事情她半天就能处理好,这闲下的时间就多了。
这日德王带了世子去猎场,宋小五上午就把昨晚小鬼批完的公文看了一遍叫了人送去晏城,一看这还没近午,转头一看,看侍候的人是闻杏,不由道:“怎地空了?”
闻姑姑可是大忙人。
闻杏笑了起来,上前给她端茶:“府里的事皆已理顺了,下面的事有管事的,奴婢只要掌掌眼就是了,可不就闲了?”
↑返回顶部↑
燕帝看他们斗来斗去又成了窝里斗,德王府那边只给了点甜头安文公主这个没脑子的就又成了德王府的刀,他都怀疑起他的丞相用人的眼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天淋了大雨感冒发烧,脑袋昏沉,今天才缓过来点写更新,实在抱歉。
第157章
一边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丞相, 一边是皇姑姑, 他们窝里斗,燕帝却不敢在这时候让他们的事大昭天下, 把事情交给了手下的都察院都办, 陈相闲赋在了家。
陈相一下去, 少了个“臣认为此不妥”的人, 燕帝手上的任命却顺利了诸多, 等这些的官员悉数上任已近三月, 燕帝秀林院的人从几百人骤减到几十,又开始叫内阁和礼部的商议起了加恩科的事。
皇帝已每年开科取天下才了,这次宫里透露的意思是要把恩科维持下去, 这风声一透露出来, 民间街头巷尾谈的都是此事。
关于此事最为反对的是世族,就连皇帝内阁的那几位心腹大臣,也有两位冒着燕帝的不喜苦口婆心劝皇帝三思, 道天下已稳,寒族中的有学之士已归朝廷, 其意思就是说剩下的都是歪瓜劣枣,终生连趟门都没出过的人怎么能替圣上治理天下?不堪担当大任!
宗族对此事却是大为推崇, 南阳王还因此拖着把老骨头进了宫, 夸燕帝圣明,他们跟着他干。
礼部的官员,十有三四皆是宗室的人,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都是宗室的人在当着, 宗室已点了头,等于燕帝只要管好自己的人就够了——这句话是德王妃在德王府跟宗室的人说的,说着没两天就传到了皇帝耳里,皇帝焉能听不明白那德王妃话中的意思,她在说只让他管自己的人了别连这几个人都管不好,皇帝越想越气,气得去皇后宫里摔了个张桌子。
三月底,各地的呈报都上来了,情况都正常。
这厢宋小五在德王府里有点闲下来了,德王和小世子也经常被她支出去带宗室中的那几个宝贝疙瘩出去打猎,没有父子俩在她旁边缠绕,往常一两天才能处理完的事情她半天就能处理好,这闲下的时间就多了。
这日德王带了世子去猎场,宋小五上午就把昨晚小鬼批完的公文看了一遍叫了人送去晏城,一看这还没近午,转头一看,看侍候的人是闻杏,不由道:“怎地空了?”
闻姑姑可是大忙人。
闻杏笑了起来,上前给她端茶:“府里的事皆已理顺了,下面的事有管事的,奴婢只要掌掌眼就是了,可不就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