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郭啊……他以前在文//革时受了些波折,你们要多担待,在他课上好好听话。如果有机会……替我带句话。”

  陶清风接受了徐瑰元的托付之后,一直在找合适的机会。

  等老郭讲完五十年代演艺历史,下一课讲起七十年代演艺史时,下面学生都昏昏欲睡,没意识到他中间跳过了十年。陶清风却有心注意到了,意识到这或许是可以带那句话的时机。课后他单独留下来,小心翼翼装作请教:

  “郭老师,我看过六十年代一些经典电影,比如《三朵银花》《火山上的行者》《马二姐》……这段演艺界的历史,应该也很丰富吧。”

  老郭耳有点背,所以陶清风几乎是喊着嗓子说的,还好其他学生基本都走掉了。

  老郭诧异地望着陶清风,推了推眼镜:“你是……”

  他还是没记住陶清风,但由于几乎从来不会有学生课下问问他题,他还是吃力地试图去辨认陶清风。这门课之所以存在,也是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教,熟知那些年代的老演员们基本上都已经退隐。而如果没有切身经历,来讲华国演艺历史又不太够资格。尽管老郭课堂很催眠,华影大学也一直找不到接任老师。

  陶清风自我介绍后,又坚持说很感兴趣,希望郭老师能讲讲六十年代的电影电视,前期的确出过不少精品,但66年后就只剩八部样板戏。陶清风也不说破,他问的基本上都是66年前的作品。

  老郭难得遇到这样一个好学的“知音”,絮絮叨叨讲了起来,前半段还是那种催眠昏昏欲睡的音调,幸好陶清风从小听惯了四书五经念书那单调的声音,竟然能始终保持清醒状态。但是后半段忽然不一样了,带上很多个人感情色彩。老郭的声音不但不催眠,反而内容有些让人心惊肉跳。

  陶清风明白了为什么老郭不愿意在课堂上讲。因为他时不时会带入个人经历和某些抵触情绪,容易被人举报。

  “郭老师……”陶清风看准时机道:“徐瑰元老师托我给您带句话,《西厢记》的唱词,她全都记得。”

  老郭不可思议瞪着陶清风,长了皱纹的手颤抖着。浑浊的眼眶中,一滴眼泪掉落下来。

  第132章 严老师生气了

  老郭和徐瑰元是同学, 当年华影还不叫华影, 而叫第一军工文艺学校, 培养出来的几乎都进入文工团担任骨干。

  老郭和徐瑰元大学时排演过一场《西厢记》。戏里戏外,情窦初开, 却总也难分真假。但后来戏被禁了。老郭也因为成分问题被批//斗,下放到农村养猪。徐瑰元家里成分好,没有太受到牵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