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4 / 7)
“都烧了吧,此事不要再提,刺客斩立决,”皇帝把卷宗扔还给苏景明,这次他为的是长孙,又忍了太子一次。
苏景明低头应是,石潼亲自捧了个烧纸的莲花金盆来,苏景明就当着皇帝的面把卷宗点了。
默然看着盆中纸张燃尽,皇帝忽然问道,“听说景如与皇长孙有些情谊?”
苏景明肩背猛然绷紧,恭声答:“景如找回来之前在皇长孙身边当差,皇长孙宽厚,待她不薄,是以小姑娘难免有些记挂。”说到最后,苏景明已换了略轻快的语气。
皇帝宠爱顾贵妃,爱屋及乌,对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苏景明还是很喜欢的,尤其他还人才出众,皇帝就更是惜才,听他这么说,语气也轻松起来,仿佛闲话家常,“景如流落在外受了苦,是该多留在家中好好养几年,倒也不急着找婆家。”
苏景明是他手中一把刀,他不希望这把刀有了偏向。
皇帝不希望苏景如嫁给皇长孙,正中苏景明下怀,他轻松笑道,“圣上说的是,臣母亲现在最疼的是她,恨不得多养妹妹几年,连订亲都舍不得。”
“长兴伯夫人慈母心肠,”皇帝感叹,“天下父母都一般,是盼着子女好的。”太子心胸狭窄,若是他登基,四儿恐怕不得好处,皇帝想起燕王,又孝顺又能干,几个儿子里就老四最像他。
可惜……
等到苏景明走后,皇帝就叫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来。
第59章
秉笔太监刘志仁进来以后就躬着身子等皇帝的口谕。
然而皇帝沉吟了许久, 才是开口道:“藩王久居京城于国无益,着燕王即月赴大同就藩, 兼大同总兵之职,赐西北将军印, 节制山西都司、行都司。”
给了老四兵权,待到他百年之后, 太子也就不敢轻易对老四下手了。皇帝想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渐渐不好了,都说万岁万岁万万岁, 能活过六十的皇帝就是高寿,而他已经六十有四, 没准那天眼睛一闭就去了, 必须要为儿子们打算好。
皇帝心里想着燕王一贯谦让太子,忠心耿耿,所以他更多考虑的是怎样保存住燕王, 却没想到太子还是那个心胸狭窄的太子, 如今的燕王却已经不是原来的谦让弟弟了。
↑返回顶部↑
苏景明低头应是,石潼亲自捧了个烧纸的莲花金盆来,苏景明就当着皇帝的面把卷宗点了。
默然看着盆中纸张燃尽,皇帝忽然问道,“听说景如与皇长孙有些情谊?”
苏景明肩背猛然绷紧,恭声答:“景如找回来之前在皇长孙身边当差,皇长孙宽厚,待她不薄,是以小姑娘难免有些记挂。”说到最后,苏景明已换了略轻快的语气。
皇帝宠爱顾贵妃,爱屋及乌,对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苏景明还是很喜欢的,尤其他还人才出众,皇帝就更是惜才,听他这么说,语气也轻松起来,仿佛闲话家常,“景如流落在外受了苦,是该多留在家中好好养几年,倒也不急着找婆家。”
苏景明是他手中一把刀,他不希望这把刀有了偏向。
皇帝不希望苏景如嫁给皇长孙,正中苏景明下怀,他轻松笑道,“圣上说的是,臣母亲现在最疼的是她,恨不得多养妹妹几年,连订亲都舍不得。”
“长兴伯夫人慈母心肠,”皇帝感叹,“天下父母都一般,是盼着子女好的。”太子心胸狭窄,若是他登基,四儿恐怕不得好处,皇帝想起燕王,又孝顺又能干,几个儿子里就老四最像他。
可惜……
等到苏景明走后,皇帝就叫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来。
第59章
秉笔太监刘志仁进来以后就躬着身子等皇帝的口谕。
然而皇帝沉吟了许久, 才是开口道:“藩王久居京城于国无益,着燕王即月赴大同就藩, 兼大同总兵之职,赐西北将军印, 节制山西都司、行都司。”
给了老四兵权,待到他百年之后, 太子也就不敢轻易对老四下手了。皇帝想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渐渐不好了,都说万岁万岁万万岁, 能活过六十的皇帝就是高寿,而他已经六十有四, 没准那天眼睛一闭就去了, 必须要为儿子们打算好。
皇帝心里想着燕王一贯谦让太子,忠心耿耿,所以他更多考虑的是怎样保存住燕王, 却没想到太子还是那个心胸狭窄的太子, 如今的燕王却已经不是原来的谦让弟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