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6 / 7)
毕竟他当初阴差阳错来到这里,正是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是?
把这些地圈好之后,张彦瑾专门让当地农民带着自己来到了大别山腹地进行第二次考察。
实际上上一次他也来到了大别山,可是却没有深入去查看,因为他心里也有诸多疑问。
在他的印象当中,信阳和南阳的桐柏县这些地方位于大别山腹地,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这些优渥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气候湿润,故而让这里的土壤十分适合种植茶叶。
在后世,这里的茶叶倾销国内外,甚至远销海外,信阳毛尖更是成了这个地方的代表。
可现在大魏朝喝的茶叶和后世的茶叶似乎不是一种,现在的茶水葱、蒜、盐、花椒等调料都有,与其说是茶水,不如说是茶汤来得更合适。
这也是张彦瑾为何要专门来大别山腹地看看的原因,他要看看这里这个时代到底有没有茶树。
若是有的话,那他就把这里专门圈起来,作为茶园,然后把采摘出来的茶叶进行烘焙,再卖出去。
等到时候,信阳毛尖恐怕就要和他的琥珀酒一样了,风靡全国,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供不应求了。
当地的农民虽然有些不明白张彦瑾作为一个大官员,为何要来到这崇山峻岭之间,可还是十分认真的给张彦瑾带路。
在经过一上午的攀爬后,日光渐渐明亮起来,透过山谷密密麻麻的枝叶,散落下零零星星的光斑。
张彦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到面前又是一个小土丘。
跟在他身边的官员终于忍不住了:“大人大人,咱们来这里到底是要找什么?”他们都在这山里转了一上午了,他现在还搞不清楚他来这里是要干什么,只知道是要陪着张彦瑾找东西。
张彦瑾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道:“找茶叶。”
“茶叶?”跟在张彦瑾身边的官员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大魏朝的茶叶都有专门种植的茶园,现在中州这地方虽然被毁了,可托人在外地买一罐茶叶来自己调制也不是难事,何必要在这大山之中找茶叶呢?
↑返回顶部↑
把这些地圈好之后,张彦瑾专门让当地农民带着自己来到了大别山腹地进行第二次考察。
实际上上一次他也来到了大别山,可是却没有深入去查看,因为他心里也有诸多疑问。
在他的印象当中,信阳和南阳的桐柏县这些地方位于大别山腹地,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这些优渥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气候湿润,故而让这里的土壤十分适合种植茶叶。
在后世,这里的茶叶倾销国内外,甚至远销海外,信阳毛尖更是成了这个地方的代表。
可现在大魏朝喝的茶叶和后世的茶叶似乎不是一种,现在的茶水葱、蒜、盐、花椒等调料都有,与其说是茶水,不如说是茶汤来得更合适。
这也是张彦瑾为何要专门来大别山腹地看看的原因,他要看看这里这个时代到底有没有茶树。
若是有的话,那他就把这里专门圈起来,作为茶园,然后把采摘出来的茶叶进行烘焙,再卖出去。
等到时候,信阳毛尖恐怕就要和他的琥珀酒一样了,风靡全国,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供不应求了。
当地的农民虽然有些不明白张彦瑾作为一个大官员,为何要来到这崇山峻岭之间,可还是十分认真的给张彦瑾带路。
在经过一上午的攀爬后,日光渐渐明亮起来,透过山谷密密麻麻的枝叶,散落下零零星星的光斑。
张彦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到面前又是一个小土丘。
跟在他身边的官员终于忍不住了:“大人大人,咱们来这里到底是要找什么?”他们都在这山里转了一上午了,他现在还搞不清楚他来这里是要干什么,只知道是要陪着张彦瑾找东西。
张彦瑾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道:“找茶叶。”
“茶叶?”跟在张彦瑾身边的官员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大魏朝的茶叶都有专门种植的茶园,现在中州这地方虽然被毁了,可托人在外地买一罐茶叶来自己调制也不是难事,何必要在这大山之中找茶叶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