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5 / 7)
别说这男的长得丑,可正经有两把刷子,宁一冰觉得自己通透了很多,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不过这大年初四就开始补课是不是太糟心了点儿?
可惜的是,谁也不搭理她的吐槽就对了,走亲戚,串门子的更没有她的份儿,日子简直不要太悲催。
还好压岁钱都是一样领的,对于他来说还算是有点儿安慰。
宁家的规矩,上了大学的孩子就没压岁钱了,所以能领了压岁钱,对于她来说是个很大的安慰,钱不多,可哥哥姐姐没有啊,这多好的事儿。
舅舅家,阿姨家的,人家都能去,唯独她得补课,还不能让人拿点儿压岁钱的么?
宁姥姥和宁姥爷比起以前苍老了很多,原本不怎么挺直的腰板也佝偻起来了,宁姥爷还好些,宁姥姥的风湿严重的时候已经到了卧床的程度了。
宁妈妈张罗着要给老子娘请个保姆伺候伺候,可惜的是,宁姥爷自己率先不同意,他不能让儿子被人戳脊梁骨。
宁小舅也不情愿,大姐请保姆,这不是说自己这个做儿子,当兄弟的不孝?
既然老爹不同意,他们两口子正好顺水推舟,保姆没请成,宁小舅带着老娘去来一趟医院,开了点止疼药,路边的药店里买了几贴所谓的包治百病的膏药,这就算是给宁妈妈的交代了。
可宁妈妈气恼的是,宁姥姥对着儿子买来的膏药过敏,等宁妈妈发现的时候,宁姥姥的两个膝盖已经溃烂长脓了。
她给娘家人气了个半死,即便是这样了,宁姥爷也不愿意让宁姥姥跟着闺女去医院,还是那句话,他儿子的名声要紧。
最后还是懦弱的宁姥姥疼的受不住了,一辈子硬气了一回,跟着大女儿走了,在医院里住了近一个月,外伤基本上好了之后宁妈妈才给送了回去。
原本宁妈妈想着好好儿地给老娘调调身体的,可是宁姥爷天天电话催,他没人伺候啊,没人做饭,饿的走不动道儿了,总之都是他的理由。
宁姥姥对着丈夫一辈子言听计从的,很少违逆,这一次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了,习惯了以夫为天的女人主动地要求出院回家了。
↑返回顶部↑
不过这大年初四就开始补课是不是太糟心了点儿?
可惜的是,谁也不搭理她的吐槽就对了,走亲戚,串门子的更没有她的份儿,日子简直不要太悲催。
还好压岁钱都是一样领的,对于他来说还算是有点儿安慰。
宁家的规矩,上了大学的孩子就没压岁钱了,所以能领了压岁钱,对于她来说是个很大的安慰,钱不多,可哥哥姐姐没有啊,这多好的事儿。
舅舅家,阿姨家的,人家都能去,唯独她得补课,还不能让人拿点儿压岁钱的么?
宁姥姥和宁姥爷比起以前苍老了很多,原本不怎么挺直的腰板也佝偻起来了,宁姥爷还好些,宁姥姥的风湿严重的时候已经到了卧床的程度了。
宁妈妈张罗着要给老子娘请个保姆伺候伺候,可惜的是,宁姥爷自己率先不同意,他不能让儿子被人戳脊梁骨。
宁小舅也不情愿,大姐请保姆,这不是说自己这个做儿子,当兄弟的不孝?
既然老爹不同意,他们两口子正好顺水推舟,保姆没请成,宁小舅带着老娘去来一趟医院,开了点止疼药,路边的药店里买了几贴所谓的包治百病的膏药,这就算是给宁妈妈的交代了。
可宁妈妈气恼的是,宁姥姥对着儿子买来的膏药过敏,等宁妈妈发现的时候,宁姥姥的两个膝盖已经溃烂长脓了。
她给娘家人气了个半死,即便是这样了,宁姥爷也不愿意让宁姥姥跟着闺女去医院,还是那句话,他儿子的名声要紧。
最后还是懦弱的宁姥姥疼的受不住了,一辈子硬气了一回,跟着大女儿走了,在医院里住了近一个月,外伤基本上好了之后宁妈妈才给送了回去。
原本宁妈妈想着好好儿地给老娘调调身体的,可是宁姥爷天天电话催,他没人伺候啊,没人做饭,饿的走不动道儿了,总之都是他的理由。
宁姥姥对着丈夫一辈子言听计从的,很少违逆,这一次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了,习惯了以夫为天的女人主动地要求出院回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