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3 / 7)
在各个乡村建设免费医馆,在县城建设养济院、育婴堂、蒙学书院、武馆,收容县城内外的孤寡老人、弃婴、孤儿、和乞丐。还免费给县城内外的孩子进书院蒙学识字,强制收容的未成年孤儿、乞丐和弃婴在武馆习武,成年后从军服役……
这一套一套的,不说要花多少银子,光是这想法,就足够让人赞叹此子用心纯良。“不是真正爱民如子的人,是绝对想不出这些的。”雍和帝不禁在心中感叹,对李文柏的印象,一下子高了不少。
雍和帝御案上的几封信,王行之也都看过,见雍和帝如此夸赞李文柏,他这个做师父的,也与有荣焉,但脸上还是很克制。
“是陛下慧眼识人才,冠玉不过是做到了他为臣子、为父母官的本分罢了。”
“哈哈哈。”雍和帝开怀大笑,好一会儿,才挥了挥手,说道:“你呀,就别替你那门生谦虚了。做得好就是做得好,他李文柏,值得朕的夸赞。”
“微臣代文柏,谢过陛下。”王行之赶忙躬身行礼,恭敬致谢。
雍和帝点点头,想起了什么,笑道:“既如此,也该给你这门生,升升官了。要我说,也不必等这一年了。老把他困在一个小县衙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在背地里怪朕亏待了如此良臣。”扬眉含笑,雍和帝说不出的意气风发,短短半年做出这般的政绩,他便给他一个最年轻的刺史!
见雍和帝自嘲,王行之果断选择不插嘴,只是上半身弯得更低了。
第149章 交接
交合县。
时值八月, 虽然已经到了夏末, 但交合的天气依旧酷热难耐。与六七月不同的是, 如今到了夜里, 已经开始刮起微凉的秋风了。
飘香楼, 一间雅间内,陈一志正和李文柏发着牢骚和抱怨。
“冠玉啊,你们县衙如今, 和陇右几大商行都有合作, 端砚作坊、宣纸作坊、印书作坊,各个都是摇钱树。在成日躲在县衙里数钱, 可苦了你陈叔咯。”
陈一志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脸上佯装哀愁。
李文柏一看陈一志这样子, 就知道他在打趣他, 笑了笑,问道:“哦?在交合县,还有什么人能让咱们陈都尉吃苦的?陈叔说出来,若是别人理亏, 小侄一定替您讨回公道。”
↑返回顶部↑
这一套一套的,不说要花多少银子,光是这想法,就足够让人赞叹此子用心纯良。“不是真正爱民如子的人,是绝对想不出这些的。”雍和帝不禁在心中感叹,对李文柏的印象,一下子高了不少。
雍和帝御案上的几封信,王行之也都看过,见雍和帝如此夸赞李文柏,他这个做师父的,也与有荣焉,但脸上还是很克制。
“是陛下慧眼识人才,冠玉不过是做到了他为臣子、为父母官的本分罢了。”
“哈哈哈。”雍和帝开怀大笑,好一会儿,才挥了挥手,说道:“你呀,就别替你那门生谦虚了。做得好就是做得好,他李文柏,值得朕的夸赞。”
“微臣代文柏,谢过陛下。”王行之赶忙躬身行礼,恭敬致谢。
雍和帝点点头,想起了什么,笑道:“既如此,也该给你这门生,升升官了。要我说,也不必等这一年了。老把他困在一个小县衙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在背地里怪朕亏待了如此良臣。”扬眉含笑,雍和帝说不出的意气风发,短短半年做出这般的政绩,他便给他一个最年轻的刺史!
见雍和帝自嘲,王行之果断选择不插嘴,只是上半身弯得更低了。
第149章 交接
交合县。
时值八月, 虽然已经到了夏末, 但交合的天气依旧酷热难耐。与六七月不同的是, 如今到了夜里, 已经开始刮起微凉的秋风了。
飘香楼, 一间雅间内,陈一志正和李文柏发着牢骚和抱怨。
“冠玉啊,你们县衙如今, 和陇右几大商行都有合作, 端砚作坊、宣纸作坊、印书作坊,各个都是摇钱树。在成日躲在县衙里数钱, 可苦了你陈叔咯。”
陈一志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脸上佯装哀愁。
李文柏一看陈一志这样子, 就知道他在打趣他, 笑了笑,问道:“哦?在交合县,还有什么人能让咱们陈都尉吃苦的?陈叔说出来,若是别人理亏, 小侄一定替您讨回公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