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茶寮外,厉风呼啸,只迈出一步,室内暖融融的气息便已被吹了个一干二净。冲出门时,周如水自心底涌出了一股浓厚的失望,甚至在那一刻,她恶毒地想,真希望今年冻死的是这些个不分是非、捧高踩低的虚伪小人。

  然而,冷风一吹,她忽然就醒了过来。她的脚步一顿,回首便越过众人晦暗不明的目光,看向了半个身子隐在东厨后仍在忙活的东家和小二。忽然,她就想到了那东家方才说过的那句话,他实诚无比的说,“咱们山里人啊,求的就是这样的天!每天等啊等,盼啊盼,就盼着赚点子小钱,养家糊口。”

  想到这,周如水心神一振,忽的,就想起了泰康十七年的往事。

  那年,甘州地震,朝廷开堂布施时,总有不少贪利之徒混在灾民之中骗领衣食。彼时,公子沐笙叹息万千,却是坦然地道:“千古以来,但凡赈灾,便必然会有浪费与疏漏。银钱被污,米粮被盗,衣物被损,救不及时根本都是常事。这其中责任,从上至下无一可避。至上,有昏庸的君主,心无社稷的贪官污吏;至下,便是灾民之中,也有恬不知耻永不知足的恶民。到最后,能有三成惠及灾民,落在实处,便是万幸了。“

  周如水始终都记得,兄长最后的感慨,彼时,公子沐笙望着苍茫无际的天空感慨道:”对我而言,救灾,治国,真正的目的或许便是那三成。十人之中只要有三人有所需,我便会愿为那三人,义无反顾。”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便是兄长当年的复杂感受么?这便是兄长所言的义无反顾么?

  迎面感受着冷冽的秋风,周如水摆了摆手,直截接过了夙英手中的油纸伞,她低低叹了口气,即使想明白了,心中却还是沉着一骨子郁气。

  却就在这时,那黑衣少年又冷不防地出声朝她唤道:“小姑子,这大半夜的你走甚么?如今风大雨重,你可走不得。”

  他的话音方落,屋檐下的六名黑衣人便倾巢而出了。其中五人飞身一跃,顷刻间便抽出腰间的短剑,硬拦住了炯七与夙英的步伐。

  紧接着,又有一黑衣人直接拦住了周如水,腰间的软剑一闪,便横在了周如水面前。眼见着面前闪亮锋利的刀锋,再见那黑衣人颧骨突出,铜铃般的珠从眼眶中突兀出来的凶煞丑相,不知为何,周如水忽然想笑了。

  第53章 徽歙朝奉

  寒光一现, 茶寮中的姑子都惊声尖叫了起来。

  夙英也是急得红了眼,不顾黑衣人手中的短剑便往前冲了半步,惊慌失色地回首哭叫道:“你,你要做甚么?”

  听了她的话,正从茶寮中走来的黑衣少年不可置否地耸了耸肩, 身形一闪, 堪堪便停在了周如水身前, 挥挥手, 叫那其丑无比的黑衣人退了开去。

  月光下,周如水的反应却是悠哉。她回过身,先盯了眼轻轻松松就被黑衣人治住的炯七,这才回首, 漫不经心地看向了黑衣少年。小姑子掩映在纱幕下的精致面庞含着讽笑, 施施然撑着油纸伞, 靡软地嗤他道:“怎么?难不成你是个小肚鸡肠的?我看穿了你的局,你便要纠着我这小姑子不放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