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薛鸾,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如今官家大限将至,再不必东遮西掩,那她这个幌子,无论是绮绣所织,还是绫罗所造,再也用不上了。

  瞧着碍眼,倒不若除个干净。

  崔氏抄家,事关重大。徐三亲率人马,赶至崔府之时,周文棠、宋祁等人,皆已久候。四周道侧,亦是三两成群,观者如睹。再看院内,亦已有禁军把守,仆人亲眷,跪成一片,如楚囚对泣,垂泪难休。

  因有宋祁在侧,周文棠见了徐三过来,也不曾上前,只负手立于檐下,连官袍也被鹤氅遮住。徐三瞥了他两眼,这才对着迎上来的宋祁问道:“崔氏何在?”

  宋祁紧盯着她,缓缓应道:“不在府中,但也不曾出城,该是藏在城中某处了。我已派人张榜缉拿,四下搜捕。她的其余别院,皆已由禁军接掌。崔府中的奴仆,我也让人一一记录在册了,一个都跑不了。”

  言及此处,他勾起唇角,稍稍凑近徐三,低声道:“我对这院子的人说,若是瞧见谁不在府中,立即上报,便可将功抵罪;若可揭发崔氏罪行,非但无罪,说不定还有重赏。这帮人倒也识相,争先恐后,一五一十,全都交待了个干净。”

  崔氏逃跑,也在徐三意料之中。她点了点头,将圣旨递给宋祁,毕竟有皇子在侧,还是由他宣旨,更为妥当。而宋祁也不推辞,当即展开卷轴,沉声而念,不急不缓,颇有架势。

  如今的宋祁,权欲之心,远胜从前。宣旨过后,他便对禁军发号施令,指挥了起来,徐三虽是奉旨而来,反倒被其架空大半。只是徐三对此却是并不在意,她今夜来此,心心念念的,乃是其余要物。

  崔氏其人,眉高眼低,志大才疏,但她能在朝堂立足,自也有她的几分本事。而她能在工部任职,靠的就是她那些改进军武的法子。

  但徐三对此,一直心存疑虑。她怀疑崔金钗手中,一定藏有什么“秘密武/器”,毕竟这女人当初献上的治国要策,实在太过笼统,泛泛而谈,其中有些言语更是尤为古怪。徐三总觉得这要策,有点儿像是教科书,通篇盖棺论定之语,缺乏细节与论据。

  虽说如今崔金钗跑了,而她所藏着的秘密,要么是随她而去,要么是被她毁了。但徐三仍是心存侥幸,她隐隐有种预感,这崔府之中,一定有她想要得到的答案。

  她趁着旁人抄家,无暇顾及,独自一人,将崔府内外走遍,只可惜除了感慨崔府之奢靡外,对于崔金钗的秘密,仍是一无所获。

  几个时辰过后,已是钟鸣漏尽,深更半夜,徐三负手而行,缓缓走至正厅,只见崔府家仆,仍在院中跪着,或是冻得抖抖瑟瑟,或是不管不顾,在院中躺着睡去。徐三见状,稍有不忍,便让这些仆侍各回院中歇下,诸人闻令,感激涕零,连连跪拜谢恩。

  其中有个少女,已是十分困乏,又只着薄衫,在寒风中跪了一夜,双手皆被冻伤,满是红疮。先前旁人有心疼的,欲要脱下自己衣裳,给她取暖,却反被禁军呵斥,抽刀恐吓。偏这少女还是个绣娘,全要靠这一双手谋生,此时见手受伤,几乎哭得喘不上气来。

  徐三见了,心上一叹。她抬眼一看,只见不远处的堂中,摆着炭盆、手炉等,似是底下人特地为了宋祁准备的。徐三见了,连忙唤来绣娘,让她去里头暖和暖和,又令人取来膏药,亲自为她涂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