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玑听过之后,先是掩口低笑,接着瞪眼说道:“三娘可是今非昔比了。先前三娘一看就是读书人,如今才当得一个‘官’字。”

  她此言一出,徐三却是一怔。难不成要想当官,非得懂“厚黑学”不可吗?脸皮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

  徐三摇头轻笑,未曾多言,只又交待了她几句,让她派人在北地盯上裴秀,观察其日常行径,每隔十日,汇报一次。徐玑领命而去之后,徐三抿了口茶,便起身朝着闺阁走去。

  天色渐暗,雪色夕光,她静静走至檐下,抬眼一望,便见唐玉藻伏于案边,似已沉沉睡去。徐三缓步上前,脚步极轻,未曾想还是将唐小郎惊醒过来。那男人睡眼惺忪,眉头微蹙,徐三看在眼中,不由柔声笑道:

  “消寒图可画成了?若是没画完,你便偷偷打盹儿,那我今日可饶不了你。”

  唐玉藻勾唇一笑,拈起案上宣纸,双手捧着,献至徐三眼前。徐三含笑接过来一看,便见一株梅树,跃然纸上,九九八十一瓣梅花,一片不落。今日已是冬至后的第二十一日,唐玉藻已将先前的二十朵梅花染作红色,还余下一瓣,只等徐三归来,一同涂染。

  因着光朱禁令,大宋境内,已禁止售卖红墨,更不准普通百姓用朱笔写字。作画之时,若要用红色颜料,或是用花汁调出,或是用赭土粉、辰砂等物代替。

  徐三一笑,持起毫笔,点上辰砂染料,唐小郎则将她抓笔的手握住,二人一同协作,终是将第二十一瓣梅花,染成了鲜亮的朱红色。

  唐玉藻望着那纸上梅花,暗暗想道:第二十一瓣梅花,也就是说,他这一生,只余九日。

  第224章 佛海波澜无尽时(四)

  佛海波澜无尽时(四)

  余下不过九日,疏忽之间, 金飞玉走, 转眼即是最后一日。《消寒图》上的红梅又新添几朵, 愈发娇艳;院子里的腊梅, 也开出了花儿来,金蕊香绽, 傲立霜风。

  徐玑办事, 最是利落。郑七带着未婚夫君, 返回西南边陲,殊不知陪嫁之人中,正有徐三安插进去的两个小娘子, 皆是乐户出身,貌不惊人,却颇有手段;而在北地, 也有徐三的人盯上了裴秀, 头一封汇报,再隔几日, 便会送入徐府中来。

  这两件事虽堪称顺心, 但因着唐小郎之事, 徐三到底还是怏怏不乐。连日以来, 她又请了许多名医上门, 甚至连那摆摊算卦的,都请了过来,好生招待, 只盼着能有一丝转机。

  只可惜事与愿违,眼瞧着那消寒图上的红梅,渐渐勾到了第三十朵,关于解蛊之法,仍是毫无头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