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6 / 7)
孰料就在前些日子,有户商贾人家在婚宴上,请来徐玑架设烟花,然而那烟花残余并未燃尽,竟在当夜引起了火灾。大火一过,死伤数人,气得这商人一纸讼状,便将徐玑告上公堂。其中种种细节,周文棠都在信中讲得十分详尽。
哪怕是在现代,烟花引起的事故都屡见不鲜,徐三看过之后,倒并不觉得惊奇,甚至她早就料到,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然而徐玑的这场官司,徐三却仍是不敢掉以轻心。
一来,徐玑年才十三四岁,就已有如此聪明才智,不但能发明花火,更还能替徐三分忧,对于徐三留下的情报机构,打理的是井井有条,徐三自然会对她生出惜才之心。更何况这小娘子生来就是个硬脾气,跟徐三也算是脾性相投。
二来,在这样一个古代,烟花作为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就在短时间内引发了这样的意外事故,势必会引起民众反感,更有甚者,说不定会阻碍火器及火/药在民间的发展与推广。
再往深了说,若是人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对于创新二字都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不可估量。
徐三缓缓收起书信,稍稍思虑片刻,便找了笔纸,拾起了讼师的旧行当,替徐玑写起了诉状来。仅仅如此,她仍是放心不下,又另寻来一张信笺,将打官司的主要思路一一交待,与诉状一并封好,这才算是心上稍安。
恰如周文棠信中所言,短短一日过后,官家的圣旨便来了燕乐。徐三从此统领一军,在前线部队的地位,仅在郑素鸣一人之下。
徐挽澜的扶摇高升,自然也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荡,有言道是“一贫一富,乃见交态”,哪怕国难当头,交战在即,也有许多文武官员不忘巴结,抛开官务,来徐三跟前献了不少殷勤。只可惜这些阿谀奉承之辈,自然入不了徐三的眼。
而如今徐三掌了实权,成了军都指挥使,郑素鸣对她的态度,自然也有所转变。这日里黄昏时分,徐三刚刚操练归来,便见军帐内的书案前,有一略显瘦弱的身影,正轻轻挽袖,为她斟满茶盏,再定睛细看,正是许久未见的弟弟贞哥儿。
徐三一见贞哥儿,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来。按理来说,亲眷如无准许,不得私自进入军营,如今贞哥儿来了此处,无疑是郑七的授意。
啧,只怕这郑七姐是想打亲情牌,借着贞哥儿来打圆场。
徐三心下一叹,却仍是含笑上前,与贞哥儿寒暄起来。她这一细看,却见徐守贞比当年待字闺中之时,还要再瘦弱苍白许多,锦衣绣袄,紫缎小靴,仍是掩不住他容色憔悴。
往常在寿春时,徐守贞虽纤细,却也是干得了力气活儿的,而如今的他,却当真是蒲柳一般,望秋先零。而早些年间,他还只是说话细声细气,而如今却是气弱声丝,徐三一听,便不由蹙起眉来,心中生疑。
她亲自替贞哥儿沏了杯茶汤,贞哥儿见了,却是连连摆手,弱声说道:“儿是弟弟,哪有让阿姊伺候的道理?”
徐三稍稍一顿,瞧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阵子火气。她瞥了贞哥儿身后的仆从几眼,随即缓缓笑了,沉声说道:“本官与弟弟有几句体己话儿要讲,还请几位行个方便。”
↑返回顶部↑
哪怕是在现代,烟花引起的事故都屡见不鲜,徐三看过之后,倒并不觉得惊奇,甚至她早就料到,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然而徐玑的这场官司,徐三却仍是不敢掉以轻心。
一来,徐玑年才十三四岁,就已有如此聪明才智,不但能发明花火,更还能替徐三分忧,对于徐三留下的情报机构,打理的是井井有条,徐三自然会对她生出惜才之心。更何况这小娘子生来就是个硬脾气,跟徐三也算是脾性相投。
二来,在这样一个古代,烟花作为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就在短时间内引发了这样的意外事故,势必会引起民众反感,更有甚者,说不定会阻碍火器及火/药在民间的发展与推广。
再往深了说,若是人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对于创新二字都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不可估量。
徐三缓缓收起书信,稍稍思虑片刻,便找了笔纸,拾起了讼师的旧行当,替徐玑写起了诉状来。仅仅如此,她仍是放心不下,又另寻来一张信笺,将打官司的主要思路一一交待,与诉状一并封好,这才算是心上稍安。
恰如周文棠信中所言,短短一日过后,官家的圣旨便来了燕乐。徐三从此统领一军,在前线部队的地位,仅在郑素鸣一人之下。
徐挽澜的扶摇高升,自然也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荡,有言道是“一贫一富,乃见交态”,哪怕国难当头,交战在即,也有许多文武官员不忘巴结,抛开官务,来徐三跟前献了不少殷勤。只可惜这些阿谀奉承之辈,自然入不了徐三的眼。
而如今徐三掌了实权,成了军都指挥使,郑素鸣对她的态度,自然也有所转变。这日里黄昏时分,徐三刚刚操练归来,便见军帐内的书案前,有一略显瘦弱的身影,正轻轻挽袖,为她斟满茶盏,再定睛细看,正是许久未见的弟弟贞哥儿。
徐三一见贞哥儿,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来。按理来说,亲眷如无准许,不得私自进入军营,如今贞哥儿来了此处,无疑是郑七的授意。
啧,只怕这郑七姐是想打亲情牌,借着贞哥儿来打圆场。
徐三心下一叹,却仍是含笑上前,与贞哥儿寒暄起来。她这一细看,却见徐守贞比当年待字闺中之时,还要再瘦弱苍白许多,锦衣绣袄,紫缎小靴,仍是掩不住他容色憔悴。
往常在寿春时,徐守贞虽纤细,却也是干得了力气活儿的,而如今的他,却当真是蒲柳一般,望秋先零。而早些年间,他还只是说话细声细气,而如今却是气弱声丝,徐三一听,便不由蹙起眉来,心中生疑。
她亲自替贞哥儿沏了杯茶汤,贞哥儿见了,却是连连摆手,弱声说道:“儿是弟弟,哪有让阿姊伺候的道理?”
徐三稍稍一顿,瞧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阵子火气。她瞥了贞哥儿身后的仆从几眼,随即缓缓笑了,沉声说道:“本官与弟弟有几句体己话儿要讲,还请几位行个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