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7)
以前斐然以为女主这么问,是问男主为了潜伏娶自己是不是值得。可如果按易鸣理解的方向来思考的话,女主这么问,其实有三层意思。表面是问男主因为命令娶了不爱的人是不是值得;因此导致妻子移情别恋是不是值得;因为日军的投降,国共合作土崩瓦解,兄弟俩因为立场问题再次诀别,是不是值得……
“等等,这么想的话,最后作者写的这句话,是不是暗示弟弟已经被哥哥下了黑手了啊?”斐然丢下正在写人物小传的笔,坐在易鸣身边指着书上最后一句话问道。
…
沉默良久后,莫行抬手拭去妻子脸上的泪痕:“值得。”
远方一声枪响隐约传来,莫行将痛哭的妻子揽进了怀中。
…
“真……真狠啊!”易鸣看着小说结尾特意写出的那一声枪响,喃喃道。
斐然则默默地把写好的哥哥的人物小传扔进了垃圾桶,苦哈哈地开始重新分析角色。这种对自己都狠得下心的人物,绝对不是他表面表现出来的那点痞里痞气,必定是有更深沉的内因推动,他才会做出这些行为。
相较之下,反而是弟弟的心理、行为更好揣摩了呢……
等到一月底,终于写完了兄弟俩的人物小传,斐然开始磨戏。
先从哥俩不同的生长环境入手。在条件优渥的沪市黑帮老大家中长大,母亲是姨太太,头上压着养父的正房夫人与亲儿子,哥哥莫行该怎么活?跟着农民父亲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弟弟莫非,因为父亲的死加入了红军,这么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该是什么形容气质?
既然生长环境如此得不同,兄弟俩必然存在差距,为了顺利潜伏,弟弟肯定要调整自己,模仿哥哥的一切行为举止。这种模仿一定要够真实可信,这样才能骗过敌特,却又不会改变弟弟的本质。送玫瑰花、不喜欢抽烟,这些都是弟弟情感、喜好的宣泄口,从这里窥见的弟弟的本质,如何在他扮演哥哥时表现出来,成了斐然日夜琢磨的事。
刚开始他给哥俩设计了不同的小动作,后来觉得有些过于刻意;接着又重新研究出了两人在步调、语气上的差距,然后又觉得似乎有些太明显了。
就在斐然绞尽脑汁的磨戏的时候,2024年的春节在2月9日悄然来临。
依然是被李钺打包带去了李家老宅,相比起第一次来时心里的忐忑,满脑子都是《默行》的斐然,这一次表现得尤为淡定。甚至有些淡定过了头,在吃团年饭时,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返回顶部↑
“等等,这么想的话,最后作者写的这句话,是不是暗示弟弟已经被哥哥下了黑手了啊?”斐然丢下正在写人物小传的笔,坐在易鸣身边指着书上最后一句话问道。
…
沉默良久后,莫行抬手拭去妻子脸上的泪痕:“值得。”
远方一声枪响隐约传来,莫行将痛哭的妻子揽进了怀中。
…
“真……真狠啊!”易鸣看着小说结尾特意写出的那一声枪响,喃喃道。
斐然则默默地把写好的哥哥的人物小传扔进了垃圾桶,苦哈哈地开始重新分析角色。这种对自己都狠得下心的人物,绝对不是他表面表现出来的那点痞里痞气,必定是有更深沉的内因推动,他才会做出这些行为。
相较之下,反而是弟弟的心理、行为更好揣摩了呢……
等到一月底,终于写完了兄弟俩的人物小传,斐然开始磨戏。
先从哥俩不同的生长环境入手。在条件优渥的沪市黑帮老大家中长大,母亲是姨太太,头上压着养父的正房夫人与亲儿子,哥哥莫行该怎么活?跟着农民父亲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弟弟莫非,因为父亲的死加入了红军,这么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该是什么形容气质?
既然生长环境如此得不同,兄弟俩必然存在差距,为了顺利潜伏,弟弟肯定要调整自己,模仿哥哥的一切行为举止。这种模仿一定要够真实可信,这样才能骗过敌特,却又不会改变弟弟的本质。送玫瑰花、不喜欢抽烟,这些都是弟弟情感、喜好的宣泄口,从这里窥见的弟弟的本质,如何在他扮演哥哥时表现出来,成了斐然日夜琢磨的事。
刚开始他给哥俩设计了不同的小动作,后来觉得有些过于刻意;接着又重新研究出了两人在步调、语气上的差距,然后又觉得似乎有些太明显了。
就在斐然绞尽脑汁的磨戏的时候,2024年的春节在2月9日悄然来临。
依然是被李钺打包带去了李家老宅,相比起第一次来时心里的忐忑,满脑子都是《默行》的斐然,这一次表现得尤为淡定。甚至有些淡定过了头,在吃团年饭时,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