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对覃老来说,只要愿意学中医的都是好孩子,他不存在什么自己留一手绝学之类的,为了中医的传承,覃老在教导学生这方面一向都是倾囊相授的。

  陈秀娟这段时间,每天一结束香烟厂那边的工作,就坐着厂里边的送货的顺风车回到医院,一头扎进大药房配药制药。

  从前药房人手不足,覃老给病人开药的时候还要顾忌着药房的药品库存,许多膏方,药丸都不敢开,因为即使开了中药房也配不出来,在这样的拘束下,治疗效果自然就很难达到理想。

  但是这一段有了陈秀娟的帮忙,那覃老再给病人看病那是啥药效果好啥药方便就开啥药的!每天写处方不再皱眉摇头删删改改了,每次都是疾笔如飞春风满面的。

  其实中医博大精深,需要经过文火熬煮的汤药药方和直接口腹的药丸,往往都是具备旗鼓相当的疗效的。

  简单就拿中暑来说,医生对症下药可以直接开几剂解暑汤让病人拿回去熬着喝,也可以直接给病人开几支“十滴水”。

  现在的国营制药厂生产能力有限,供应紧张,一般都是西药生产的比较多,如同逐渐被人遗忘的中医一样,中成药的年产量也是少的可怜。

  想要让病人用上更加方便简单却同样有很好疗效的中成药,中医科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自己炮制。

  负责给香烟厂送货的货车司机老刘有些腰间盘突出,陈秀娟已经介绍他给覃老看过了,开了内服药也配了膏方。

  十滴水的主要成分有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辅料是使用乙醇,成品是棕红色至棕褐色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辛辣。属于暑湿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健胃,驱风。用于因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肠胃不适。是口服内用药。

  制作方法其实也并不复杂,取辣椒,肉桂,小茴香,大黄,干姜磨成粉过筛过后,用70食用乙醇作为溶媒,按酊剂项下的渗漉法,过程中加入桉油与樟脑,待溶解后,用70的使用乙醇稀释成1000毫升的澄清液体。

  最后一次过滤,结合了中西医不同药物与制作技艺的中成药“十滴水”便做好了。

  (酊剂:是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近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出来的浓稠膏液再重新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制成,酊剂药品可供内服或者外用。)

  当然,还是和她懂得的那些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一样,在中成药炮制上,目前来说还是缺少很多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所以陈秀娟只能在现有的技术下简单的做出来一些她会的成品中药,饶是如此,却已经足以令人惊叹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