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明显,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好外显子突变l858r是最常见的两种egfr突变现象,我们一人负责一种,每两天碰头一次,分享资料,可以吗?”李铮沉声说道。

  鲁伊斯用力点头,“好的,我的朋友,我们马上开始!”

  找到了靶点,研究对应的抑制剂,就有了方向。两人都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专家,鲁伊斯研究了半辈子的肺癌药物,李铮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医学研究院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拨下了55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宣布开始筹备实验室。

  就在美国能源部与国家研究院宣布这项决定的第二天,鲁伊斯实验室的1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了艰难的生物实验,正式进入临床阶段!

  “我和州立医院取得了联系,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已经有120个患者报名,他们都是肺癌晚期患者,很多已经不能下地了。”鲁伊斯将报名资料递给李铮。

  两人半年的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李铮略略翻了翻,开口道:“选六十个吧,按照病情轻重分三个阶梯进行临床对比。”

  在晚期患者临床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中期甚至早期患者的临床实验。

  “嗯,好的。”鲁伊斯点头。

  他放下手中的资料,面上露出纠结的神色,他看着李铮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李,你有没有全程参与过药物临床?我的意思是不仅是临床数据分析,而是实地参与。”

  全程参与药物临床?似乎还真没有。

  巴胺沙丁的时候,他故意让印度厂家去做人体临床,紫丙杉的时候,因为多曼的战局,他每天的神经都是紧绷的,除了关注药物临床数据,还得分出时间和多曼军队勾心斗角,根本没有时间全程参与。

  他参与度最高的一次药物人体临床,大概算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物临床吧,因为那时的药物实验人就只有一个,是他尊敬的老师。

  至于上辈子,第三方外包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药物研究者只需偶尔去看看,除特殊情况外,根本不需要全程参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