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洪悬大师这书编出来,受益的不仅仅是晓年,恐怕没有哪位大夫不渴望这样的巨作出现,它将是九州之福,或许是另一部《本草》。

  洪悬大师对晓年的芳疗也极其有兴趣,这毕竟是治好煜亲王魇症的法子,他一边听晓年说着,一边和他一起整理包袱里的药材。

  看到特别的,就跟晓年提上一两句,但并不展开,免得时间太久,扰了晓年回去。

  说着说着,他拿起一个密封的盒子,突然想到了什么,递给晓年看。

  晓年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些干燥的枯壳,还有一些干花和一个小包:“大师,这是什么?”

  “断肠草,其花美好,名芙蓉,”洪悬大师拿着药草的米壳递给晓年看:“此花在当地也被叫做阿芙蓉。”

  晓年闻言,心中剧震。

  第166章 弃药

  晓年跟着祖父在冀州学习传统医学多年, 加上他本身也是学医出身,所以深知历史总会有惊人的相似。

  就好像在他的故乡,中西方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巧合一样。

  比如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埃及金字塔王朝建立, 恰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的炎帝、黄帝产生在同一时间, 两者分别为东、西古代文化的起源。

  又比如公元前二十世纪, 古巴比伦创建了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周期计算的太阴历,与夏朝所使用的阴历,不仅同时, 而且都是每隔两到三年会置一个闰月。

  晓年看到的九州与他记忆中的华国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他所熟知的领域里, 《内经》、《本草》、《伤寒论》这样的医药学书籍皆有,只是著书之人名讳有所不同。

  晓年之所以能够在九州继续自己的芳香疗法, 甚至考虑渐渐减少对古玉中实验室的依赖,就是仰赖这种历史的“相似”和“巧合”。

  晓年一直努力的方向, 是让这种辅助治疗的方法普及开来,他首先要做的, 就是将原材料处理的方式简单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