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6 / 7)
经过无数的事情,刘煜深刻明白,他的小大夫早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人了,若自己时时刻刻处处呵护,只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却到底轻视晓年的能力。
与其过度保护,不如放开一些,让他可以跟自己并肩而行。
看到晓年朝气蓬勃的身影和带着笑意的侧脸,刘煜心底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种能够同心同行的感觉,比把他牢牢护在怀里的感觉,也许还要更让人心潮澎湃。
回到简府,晓年跟翘首以盼的祖父、叔父和叔母描述了堂弟的近况,同时把重午节晓令会归家的好消息告诉长辈。
虽然嘴上说着要让孩子多多历练,而且也一直在跟晓令保持书信往来,但他们不知道晓令有没有报喜不报忧,所以即便长辈们不怎么表露情绪,心里却是担忧的。
晓年能亲眼看到他的模样,对于简遵友他们来说绝对是颗定心丸,眼看着重午也不远了,更让人觉得高兴。
因为延年堂的关系,简遵友早就知道刘煜和晓年接下来要去金鳞山踏青。
他还不知道王府里有留守儿童,嘱咐了几句注意安全,还让他们趁着天气不算炎热,多在山里转转,当作散散心。
现在晓年已经及冠,是一个成年人,简老爷子的心态渐渐发生转变,不再总拘泥于担忧他和煜亲王的未来,而更希望他能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既然苍术和决明都已经回来了,那芳疗房的事情,就要多让他们担着些,所谓带徒弟、带徒弟,总要带出师才算真本事。”
因为太后诏令,晓年随刘煜急急返京,他的两个徒弟苍术和决明则留在远安的延年堂,继续为接受了芳疗作为辅疗方式的病患看诊、治疗,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随着这些病人的康复,苍术和决明回到晓年身边,与其他师弟一起跟着师父继续学习。
他们是在晓年身边打好了基础才留在北境的,而且这两年又因离开师父很是磨炼了一番,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明显高于几个小师弟,已经渐渐成为晓年真正的左膀右臂。
延年堂的芳疗房有煜亲王这个活招牌,根本不愁慕名而来的病患,又有延年堂的传统医理在前定症,相辅相成之下更显奇效。
若非有苍术和决明在,恐怕让晓年带着新徒弟来应对,还真有些吃不消。
↑返回顶部↑
与其过度保护,不如放开一些,让他可以跟自己并肩而行。
看到晓年朝气蓬勃的身影和带着笑意的侧脸,刘煜心底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种能够同心同行的感觉,比把他牢牢护在怀里的感觉,也许还要更让人心潮澎湃。
回到简府,晓年跟翘首以盼的祖父、叔父和叔母描述了堂弟的近况,同时把重午节晓令会归家的好消息告诉长辈。
虽然嘴上说着要让孩子多多历练,而且也一直在跟晓令保持书信往来,但他们不知道晓令有没有报喜不报忧,所以即便长辈们不怎么表露情绪,心里却是担忧的。
晓年能亲眼看到他的模样,对于简遵友他们来说绝对是颗定心丸,眼看着重午也不远了,更让人觉得高兴。
因为延年堂的关系,简遵友早就知道刘煜和晓年接下来要去金鳞山踏青。
他还不知道王府里有留守儿童,嘱咐了几句注意安全,还让他们趁着天气不算炎热,多在山里转转,当作散散心。
现在晓年已经及冠,是一个成年人,简老爷子的心态渐渐发生转变,不再总拘泥于担忧他和煜亲王的未来,而更希望他能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既然苍术和决明都已经回来了,那芳疗房的事情,就要多让他们担着些,所谓带徒弟、带徒弟,总要带出师才算真本事。”
因为太后诏令,晓年随刘煜急急返京,他的两个徒弟苍术和决明则留在远安的延年堂,继续为接受了芳疗作为辅疗方式的病患看诊、治疗,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随着这些病人的康复,苍术和决明回到晓年身边,与其他师弟一起跟着师父继续学习。
他们是在晓年身边打好了基础才留在北境的,而且这两年又因离开师父很是磨炼了一番,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都明显高于几个小师弟,已经渐渐成为晓年真正的左膀右臂。
延年堂的芳疗房有煜亲王这个活招牌,根本不愁慕名而来的病患,又有延年堂的传统医理在前定症,相辅相成之下更显奇效。
若非有苍术和决明在,恐怕让晓年带着新徒弟来应对,还真有些吃不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