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5 / 7)
鼓楼的钟声从皇宫内带着一丝丝的悲痛响起,而后在大雪纷飞的天空中,向整个洛阳城传播开来,一声声仿佛带着沧桑与寂寥的钟声,随着第一声从皇宫响起后,便在短时间内纷纷的从洛阳城的四周响起。
绵延不绝的钟声久久在天空中回荡,像是敲打着洛阳城百姓的心脏,也像是向贞观殿的寂静注入了一丝生机。
弘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七,冥冥之中仿佛被上苍捉弄一样,李治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中,挣脱而出多活了整整十二年,而后在十二年后的同一天,十二月二十七日驾崩。
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安葬于:乾陵。
第931章 三年
三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谓是弹指一瞬间般便划过,但对于一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三年在生命里也占据着绝对的意义。
李贤自请为李治守孝三年,乾陵于是便每天都有沛王的影子的出现,即便是到了三年之后的冬季,沛王依然上奏皇帝李弘,希望再继续守陵几个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乾陵上的绿色植被开始出现生机,等乾陵不再枯黄一片的时候,再回长安。
三年来有不少人找过这位复辟的沛王,有些人是敬重李贤的孝心,有些人则是希望拉拢李贤,以此来对抗皇帝李弘,从而让在这三年内,彻底灰飞烟灭的五姓七望,能够保留哪怕是一点点的希望。
但不论是谁,都没有说动李贤哪怕是离开乾陵一步,哪怕是在李素节、李上金、或者是李旦、李哲也同时守陵的期间,沛王是打定了主意,绝不离开乾陵一步。
作为五姓七望唯一能够稍稍有指望的救命稻草,李贤甚至连听他们说完话的兴趣都没有,一旦察觉到心怀鬼胎的人,来到乾陵拜访自己的目的不纯后,立刻便会挥袖送客,一点儿情面也不留。
李旦、李哲二人则是皇子里面,守陵时间最短的,当然,如果比起大唐的皇帝李弘,他们守陵的时间就不算短了,但毕竟皇帝不可能荒废朝政而天天守在乾陵。
所以这三年来,李哲跟李旦基本上都是乾陵跟长安两地奔波,三年的时间,内燃机车依然还是没有克服瓶颈,那李弘期待的轰隆隆的声音,在睡梦中出现过不下八百次,但在现实中,却是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当然,某人并不是一根筋的人,不是非得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就在连武媚都暗自在心里祈祷着,赶紧让那大铁块叫唤出声的同时,他儿子又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地方。
三年来,李弘每次前往乾陵,基本上都是陪着武媚前去的,但每年的清明,皇帝陛下也会带着皇后与文武百官,带着太上皇一同前往乾陵,守孝三日。
而武媚如今则是彻底被李弘奉养了起来,甚至把武媚的宫殿挪到了大明宫内,当初武媚所住的蓬莱阁内。
↑返回顶部↑
绵延不绝的钟声久久在天空中回荡,像是敲打着洛阳城百姓的心脏,也像是向贞观殿的寂静注入了一丝生机。
弘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七,冥冥之中仿佛被上苍捉弄一样,李治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中,挣脱而出多活了整整十二年,而后在十二年后的同一天,十二月二十七日驾崩。
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安葬于:乾陵。
第931章 三年
三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谓是弹指一瞬间般便划过,但对于一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三年在生命里也占据着绝对的意义。
李贤自请为李治守孝三年,乾陵于是便每天都有沛王的影子的出现,即便是到了三年之后的冬季,沛王依然上奏皇帝李弘,希望再继续守陵几个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乾陵上的绿色植被开始出现生机,等乾陵不再枯黄一片的时候,再回长安。
三年来有不少人找过这位复辟的沛王,有些人是敬重李贤的孝心,有些人则是希望拉拢李贤,以此来对抗皇帝李弘,从而让在这三年内,彻底灰飞烟灭的五姓七望,能够保留哪怕是一点点的希望。
但不论是谁,都没有说动李贤哪怕是离开乾陵一步,哪怕是在李素节、李上金、或者是李旦、李哲也同时守陵的期间,沛王是打定了主意,绝不离开乾陵一步。
作为五姓七望唯一能够稍稍有指望的救命稻草,李贤甚至连听他们说完话的兴趣都没有,一旦察觉到心怀鬼胎的人,来到乾陵拜访自己的目的不纯后,立刻便会挥袖送客,一点儿情面也不留。
李旦、李哲二人则是皇子里面,守陵时间最短的,当然,如果比起大唐的皇帝李弘,他们守陵的时间就不算短了,但毕竟皇帝不可能荒废朝政而天天守在乾陵。
所以这三年来,李哲跟李旦基本上都是乾陵跟长安两地奔波,三年的时间,内燃机车依然还是没有克服瓶颈,那李弘期待的轰隆隆的声音,在睡梦中出现过不下八百次,但在现实中,却是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当然,某人并不是一根筋的人,不是非得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就在连武媚都暗自在心里祈祷着,赶紧让那大铁块叫唤出声的同时,他儿子又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地方。
三年来,李弘每次前往乾陵,基本上都是陪着武媚前去的,但每年的清明,皇帝陛下也会带着皇后与文武百官,带着太上皇一同前往乾陵,守孝三日。
而武媚如今则是彻底被李弘奉养了起来,甚至把武媚的宫殿挪到了大明宫内,当初武媚所住的蓬莱阁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