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样,时间一转又过了年关,叶蝉屈指数算,大概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每天都过得很激动。

  另一边,叶正和谢逢也终于查完了账。直到户部不再送账本时他们才回过味来,自己这大半年里翻完了大齐朝将近二百年的账簿,从太上皇时的一直翻到了世宗时期的。

  查完之后,两个人依旧摸不清陛下到底用意何在,但又同样都有一个分明的感受——如今的宗亲们,可真烧钱啊!

  大齐朝的宗亲爵位在世宗之前并不是世袭罔替,而是每传一代就降一等。世宗的儿子仁宗继位后,因为兄弟几个关系亲厚,仁宗就下了道旨,让侄子们承袭父位时不必降等。结果仁宗大概也是没料到,这个口子一开,后来也就不好变了,慢慢的就成了世袭罔替,亲王、郡王越来越多。

  所以,在后面的这一百多年里,各地的赈灾粮款也好、军队的粮草开支也好,都是随着大局变化时高时低的。唯独宗亲们所需的钱款,一年比一年多。

  这个钱,还不止每年要拨下去的俸禄,还有府邸修缮一类的款项。另外,侯府以上皆可以用宫女宦官,宫女宦官的月钱也都由宫里单算,又是好大的一笔。

  至于钱不够花时找户部借钱就更别提了——这种借,是约定俗成的有借无还。

  若朝中只有那么十几二十个亲王,那人人都借了不还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但目下,几代下来,亲王郡王人数加起来逾三百,人人都借钱不还谁受得了啊?

  是以现下在表面的太平盛世背后,国库是真的空,朝廷是真的穷。叶正和谢逢回去歇下来后甚至都因此做了噩梦,叶正梦见有一天突然起了战事,朝廷拿不出钱给前线。谢逢梦到的更可怕,他梦见大灾之后冤魂上门质问,怒斥他们这些宗亲吃尽了民脂民膏。

  谢逢因此从梦中惊醒,出了一后背的冷汗。然后,他头一回主动和新君议起了自己看似“不该置喙”的事,他跟皇帝说:“皇兄,现下国库空虚是个隐患,得想法子给朝廷筹钱。”

  谢迟听言一笑:“会的,我早就在想这个事了。”

  谢逢却又道:“臣看完户部的账,觉得这爵位臣担得真不踏实。皇兄给臣这一脉降爵吧,能省一点是一点。”

  对此,谢迟摇头,没做多言。

  爵位是早晚要降的,但是他并不会只降谢逢这一脉。他要让所有宗亲都降,要恢复成世宗那时的规矩,不管这件事会遇到多少阻力,他都要办。

  他亲眼见过佃户们衣不蔽体,见过他们为了赋税卖儿卖女。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宗亲要养,朝廷是不需要那么多的税的,他们的日子可以好上很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