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关于横玉的低级错误。

  四个字:当局者迷。她为了自己的理念奉献了数百年,牛角尖钻的死死的。

  道家的概念是这样:尊崇智慧是不安的根源。

  《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中提到,因为人意识到美的存在,所以才有丑的概念;而意识到善的存在,才有恶的概念。有对照才会有分别。

  所以实际上,道家是不推崇智慧、不推崇开蒙的,因为有了智慧,就会显出愚蠢、显出“人”这个种族的特别之处、显出万物的不平等。

  横玉在童子渡的做法,是“天地不仁,以为万物为刍狗”——任凭小妖们自由生长不加干涉,试图创造出万物平等的状态,但是反而凸显了不平等。

  而道家认为的“圣人之治”,应当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推崇贤能,使人民不争名夺位;不以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使人民不做偷盗的坏事;不炫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产生邪恶、动乱的念头。

  所以“智慧”这件事,和道家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的。

  横玉就是太深入斟酌所谓大道,反而沉迷在其中不可自拔,一旦有了“智慧”是不安的根源这个念头,就往“除掉不安的根源”这个念头去了,而从来没有想过,人界的低级生物的“本能”本身就是“智慧”的一种。

  *

  这章因为逻辑理念解释太多了,想要仔细地将横玉的想法展现给大家,修改了很多遍,所以更新晚了。

  虽然感觉还是难以很清晰表达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碍于笔力不足,只能写成这样,我尽力了。

  (鞠躬拜谢)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