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7)
必须赶紧做点什么才行!
进入三月,内廷外廷皆知,皇帝病况愈发沉重。
依《明实录武宗实录》所载,正德皇帝于三月十三日半夜过世,跟前只有两个在打瞌睡的值夜宦官,两个宦官一觉醒来发现皇上已经没气了,就商量好,编了一套听见皇上临死前自我忏悔、还交待不要为难跟前下人的谎话来搪塞责任。那位曾经亲赴漠北上阵杀敌的皇帝刚过而立之年,便在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孤独凄惨境地中辞别人世。
在邵良宸所在的这个时空,内阁首辅杨廷和每天都在坐等皇帝驾崩消息的传来。
三月十四这日清晨,杨廷和收到张太后传召,请他进宫议事。根据前日从豹房收到的消息不难推测,很可能是皇帝已然过世,张太后请他过去,要议定的就是对这桩大事的处置方案。
皇帝驾崩后为了顾全大局暂时封锁消息,不去公开,此事多有先例,不足为奇。
杨廷和相信今日张太后就是要告诉他皇帝的死讯,再与他商议如何铲除钱宁江彬等一众余孽,如何尽快毁去豹房,收拾掉所有有可能指向他的相关证据。
当然,在张太后看来,毁掉豹房为的是毁去皇帝荒唐生活的痕迹,毕竟在每一个当妈的眼里,自己儿子不学好都不是儿子的错,而是有坏人带坏了儿子,有坏东西引诱坏了儿子。所以这些年来张太后对整个豹房以及里面的人与物都深恶痛绝,恨不得一早一把火烧掉。
杨廷和对这番猜测信心满满,更衣收拾一番,便从从容容地进宫去了。
以太后的年纪与身份已不必严格避嫌,每逢与臣下公开见面时,她就端正坐在仁寿宫正殿的地屏宝座之上。
“杨大人免礼。”施礼之后,听见张太后这一句话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杨廷和又在起身之时偷瞟了一眼,看清太后低垂着眼皮,神色郁郁,双眼似有些红肿,心中的猜测便更加落到了实处皇帝必定是已然驾崩。
那个小惹祸精终于死了!
杨廷和心下颇觉解恨,十年了,自己多少政见不得通过,多少抱负不得施展,都是被那小皇帝阻阻挠所致,他终于死了,前面的路终于畅通无阻了,天下终于尽在我手!
杨廷和对迈过这道门槛之后的未来已经有了十分细致的打算,只需皇帝一死,钱宁江彬两个厂卫头目、以及宦官张永谷大用那些跳梁小丑收拾起来都不在话下,至于政敌王琼,只要在张太后支持下将立储一事敲定下来,自己便可稳稳控制住局势,届时想要收拾王琼轻而易举,就凭着王琼与江彬钱宁交情匪浅,一个“结交奸佞”的罪名便足以置王琼于死地。
没错,那个老匹夫,这一回一定要他死!
↑返回顶部↑
进入三月,内廷外廷皆知,皇帝病况愈发沉重。
依《明实录武宗实录》所载,正德皇帝于三月十三日半夜过世,跟前只有两个在打瞌睡的值夜宦官,两个宦官一觉醒来发现皇上已经没气了,就商量好,编了一套听见皇上临死前自我忏悔、还交待不要为难跟前下人的谎话来搪塞责任。那位曾经亲赴漠北上阵杀敌的皇帝刚过而立之年,便在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孤独凄惨境地中辞别人世。
在邵良宸所在的这个时空,内阁首辅杨廷和每天都在坐等皇帝驾崩消息的传来。
三月十四这日清晨,杨廷和收到张太后传召,请他进宫议事。根据前日从豹房收到的消息不难推测,很可能是皇帝已然过世,张太后请他过去,要议定的就是对这桩大事的处置方案。
皇帝驾崩后为了顾全大局暂时封锁消息,不去公开,此事多有先例,不足为奇。
杨廷和相信今日张太后就是要告诉他皇帝的死讯,再与他商议如何铲除钱宁江彬等一众余孽,如何尽快毁去豹房,收拾掉所有有可能指向他的相关证据。
当然,在张太后看来,毁掉豹房为的是毁去皇帝荒唐生活的痕迹,毕竟在每一个当妈的眼里,自己儿子不学好都不是儿子的错,而是有坏人带坏了儿子,有坏东西引诱坏了儿子。所以这些年来张太后对整个豹房以及里面的人与物都深恶痛绝,恨不得一早一把火烧掉。
杨廷和对这番猜测信心满满,更衣收拾一番,便从从容容地进宫去了。
以太后的年纪与身份已不必严格避嫌,每逢与臣下公开见面时,她就端正坐在仁寿宫正殿的地屏宝座之上。
“杨大人免礼。”施礼之后,听见张太后这一句话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杨廷和又在起身之时偷瞟了一眼,看清太后低垂着眼皮,神色郁郁,双眼似有些红肿,心中的猜测便更加落到了实处皇帝必定是已然驾崩。
那个小惹祸精终于死了!
杨廷和心下颇觉解恨,十年了,自己多少政见不得通过,多少抱负不得施展,都是被那小皇帝阻阻挠所致,他终于死了,前面的路终于畅通无阻了,天下终于尽在我手!
杨廷和对迈过这道门槛之后的未来已经有了十分细致的打算,只需皇帝一死,钱宁江彬两个厂卫头目、以及宦官张永谷大用那些跳梁小丑收拾起来都不在话下,至于政敌王琼,只要在张太后支持下将立储一事敲定下来,自己便可稳稳控制住局势,届时想要收拾王琼轻而易举,就凭着王琼与江彬钱宁交情匪浅,一个“结交奸佞”的罪名便足以置王琼于死地。
没错,那个老匹夫,这一回一定要他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