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4)
有说有笑地往前走,婶子们都认识方长庚,都热情地和方长庚打照顾,这样的场面让方长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快乐。
“各位婶子,这位是陈先生,以后他来教孩子们认字读书。”
这些婶子们都高兴坏了,纷纷大声地叫陈先生好,小孩们吸了吸鼻涕,歪着脑袋新奇地看着方长庚和陈斌,连哭都忘了。
方长庚连忙把舞台交给陈斌,趁他发表就任感言之际和袁丰把东西搬到了堂屋。现在桌椅板凳都还没打好,桌板椅子都是各家各户搜罗来的,勉强能看。
不过堂屋还是放不下,有些只能摆到外面,比较小的孩子就只能先挤一挤坐在小板凳上,能听一点是一点。
然而一天后,方长庚就发现问题很大。
第120章 搬家
大部分孩子们在村里野惯了, 又是第一天上课, 根本安静不下来, 还有两个小的, 听着课呢,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小板凳上起来到处乱跑, 倒是皮实得很, 磕了碰了也没哭,没事儿人似的爬起来继续瞎转,甚至还去抱站在门边看情况的方长庚的大腿,总之就是不能好好听课就对了。
不过那些十多岁的还学得挺像模像样,姿势端正,方长庚看得出来有几个是真的想读书的。
晚上方长庚就和陈斌商量, 最后决定规定一个入学年龄, 八岁以上可以直接来,小于八岁的还是乖乖回家, 等学堂建好了, 再多请一位先生, 分年龄段上课,不然学堂都要成托管所了。
方长庚按照孩子们名册上登记的年龄,和陈斌轮流去家长那里劝说,最后学堂一共还剩二十个孩子, 最大的也就十四岁, 但上课的氛围一下子好了很多。
现在家里只有何氏和方二山, 方长庚把自己房间整理了一下, 让陈斌随意住,至于学堂,他打算建在后山山脚下,离村子有点距离,山清水秀又静谧,是个能安心念书的好地方。
安排妥当这一切,方长庚才回了家,至于之后的事就交给家人们,只要族学步入正轨,不需要花什么功夫管理就能运行,这点不用方长庚操心。
临行前一天,老李氏他们万般不舍,反反复复提醒他注意身体,最后含着眼泪目送方长庚坐的马车离开。
方长庚去了徐修那儿,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徐修突然答应了他上京的事,只是不和方长庚一起,等天气热了再出发。
↑返回顶部↑
“各位婶子,这位是陈先生,以后他来教孩子们认字读书。”
这些婶子们都高兴坏了,纷纷大声地叫陈先生好,小孩们吸了吸鼻涕,歪着脑袋新奇地看着方长庚和陈斌,连哭都忘了。
方长庚连忙把舞台交给陈斌,趁他发表就任感言之际和袁丰把东西搬到了堂屋。现在桌椅板凳都还没打好,桌板椅子都是各家各户搜罗来的,勉强能看。
不过堂屋还是放不下,有些只能摆到外面,比较小的孩子就只能先挤一挤坐在小板凳上,能听一点是一点。
然而一天后,方长庚就发现问题很大。
第120章 搬家
大部分孩子们在村里野惯了, 又是第一天上课, 根本安静不下来, 还有两个小的, 听着课呢,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小板凳上起来到处乱跑, 倒是皮实得很, 磕了碰了也没哭,没事儿人似的爬起来继续瞎转,甚至还去抱站在门边看情况的方长庚的大腿,总之就是不能好好听课就对了。
不过那些十多岁的还学得挺像模像样,姿势端正,方长庚看得出来有几个是真的想读书的。
晚上方长庚就和陈斌商量, 最后决定规定一个入学年龄, 八岁以上可以直接来,小于八岁的还是乖乖回家, 等学堂建好了, 再多请一位先生, 分年龄段上课,不然学堂都要成托管所了。
方长庚按照孩子们名册上登记的年龄,和陈斌轮流去家长那里劝说,最后学堂一共还剩二十个孩子, 最大的也就十四岁, 但上课的氛围一下子好了很多。
现在家里只有何氏和方二山, 方长庚把自己房间整理了一下, 让陈斌随意住,至于学堂,他打算建在后山山脚下,离村子有点距离,山清水秀又静谧,是个能安心念书的好地方。
安排妥当这一切,方长庚才回了家,至于之后的事就交给家人们,只要族学步入正轨,不需要花什么功夫管理就能运行,这点不用方长庚操心。
临行前一天,老李氏他们万般不舍,反反复复提醒他注意身体,最后含着眼泪目送方长庚坐的马车离开。
方长庚去了徐修那儿,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徐修突然答应了他上京的事,只是不和方长庚一起,等天气热了再出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