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午,车进壶口所在的吉县。

  壶口的地理位置很刁,山西陕西,这一段恰以黄河为界,所以景区也一半归山西,一般归陕西。

  山西看壶口,进的就是吉县,好处在于可以近看,陕西看壶口,进的是延安,那儿视角比较恢弘,航拍的照片气势磅礴,再加上延安附近的其它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大多数游客还是偏向延安线。

  但三姓这趟过来,目的可不是看景。

  进了吉县,车子直奔景区,说是先踩个点,看看这两天的水势。

  水势绝对不小,离着还有段距离,易飒就已经听到轰隆轰隆的水声,说是“黄河滩头百丈鼓”一点都不过分,宗杭没来过,搁车里已经坐不住了,车一停就跳了下来。

  车外头听,跟车里的感觉又不同,震响漫天铺盖,连地面似乎都在微微震颤。

  宗杭先奔去看景区介绍。

  上头介绍了瀑布的形成。

  说是黄河流到晋陕高原时,像失了笼头的野马,河面一度开阔到上千米,但偏偏到了吉县这儿,遭遇一条大裂谷,宽不过二三十米,深却有四五十米。

  试想想,那么宽的河面,要骤然收窄,而且是几十米高的落差,那么大的水量,咆哮倾泻跌砸而下,这声势,还有不骇人的?

  难怪有句话叫“千里黄河一壶收”,把这儿比作个壶肚子,这还没完——倾泻下来的黄河水还没顾得上喘气,立马又涌进一条数十里长的狭窄沟槽,又叫龙槽。

  它有上天入地的声势能耐,你却拿这么窄的壶、这么狭的槽去拘它束它,它怎么可能安分?自然是翻滚腾跃,嘶吼声日夜如雷,也称“旱地鸣雷”。

  最底下还列了段神话传说,宗杭弯腰去看,心里咯噔了一声。

  居然看到了“大禹”的名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