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候政策还没那么松,也并没有县里放映队下乡放电影的,那估计得到八90年代的乡下吧。

  而且先锋团如今有照相馆,就已经非常超前惹人眼红的。

  以前只有县里有照相馆,年轻人因为招工、入伍、上学等原因需要照相的就要去县里,前几年公社才有了照相馆。

  就这样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拍过照片呢。

  而先锋团因为几年前周明愈托关系买了洗照片的工具,一直帮附近的社员们拍照,单人照、结婚照、满月照、全家福等,也满足了附近大队社员们的需求,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虚荣感。

  去年底周明愈直接在代销点办了一个小照相馆,交给一个扎根在农村的知青打理,平日可以上工,空里帮人照相,虽然没有工资但是一个月能有三块钱补贴,也很让人羡慕的。

  毕竟这时候一些队干部一个月的补贴也就五毛钱到一块钱,队长的补贴也就才两三块。

  关键是荣誉!

  这可是掌管着照相匣子呢!大小也是个干部,而社员们对干部都是很羡慕的。

  要说买个放映机,周明愈肯定也可以研究,只是……没指标啊。

  有钱买不到东西的年代,说的就是现在!

  更何况他们还被刘新农摆了一道,拖拉机都不给买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如果有拖拉机,今年耕地种地,不知道要轻快多少呢。

  莫茹就劝闺女先把这个念头往后放放,“等买了拖拉机以后,你们爸爸有时间,妈妈就和他说放映机的事儿。”

  “那可说定啦,妈你不要食言!”周七七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看完电影他们就能回家吃饭,莫茹和傅臻说明天回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