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6 / 7)
年轻的学生们,热血冲动,总以为自己追随就是正确的,只要自己认同的,就可以为之付出生命,就可以为之毫不怜惜地拿走反对者的生命。
如果可以,那几年,她其实想让弟弟回家躲风头,等和平以后再出去。
凭她和周明愈现在的人脉,让弟弟上大学,根本不是问题。
毕竟接下来的十年是最讲关系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等70年开始,当兵吃香,战事没那么多,想当兵就要走后门。还有读大学,70年开始由各大队、公社、工厂、机关单位举荐入大学,称为“工农兵学员”。
说白了还是要走关系。
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连小学都没毕业呢,不过是成分好,根红苗正,关系硬,为了打破教育被地富反坏右们控制的局面,他们去上大学。
这也导致大学教师们不知道怎么授课,要教他们记笔记,教他们从小学知识开始讲,总是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更苦。
而这些工农兵学员毕业以后,有很大一部分,其实也就是初中水平,但是却回到原单位或者调到其他单位,担负关键岗位。
原本她想着,哪怕就是66年不高考,等过了风头,还是可以找关系把弟弟送进大学的。
既然邓老师有路子,那自然更好,离家还近呢。
有谁的理想和志愿是一成不变的呢?那是小孩子的天真想法。
绝大多数人,最美好的愿望都是在心里留着缅怀的,最终选择的路都是现实所迫不得不这样选择的,甚至可以说,其实是别无他途的!
莫应熠就很认真地想,比较,“我挺喜欢学生物的,但是我也喜欢学语文、历史,物理其实也挺喜欢的……我挺想去首都看看的。”
“最喜欢的学科……我最喜欢生物吧,邓老师给我太多帮助,如果我能进省大的生命科学研究所……好像也挺好的!”
不过似乎喜欢生物除了兴趣以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邓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和引导,还有袁教授的风趣和专业,让他折服。
↑返回顶部↑
如果可以,那几年,她其实想让弟弟回家躲风头,等和平以后再出去。
凭她和周明愈现在的人脉,让弟弟上大学,根本不是问题。
毕竟接下来的十年是最讲关系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等70年开始,当兵吃香,战事没那么多,想当兵就要走后门。还有读大学,70年开始由各大队、公社、工厂、机关单位举荐入大学,称为“工农兵学员”。
说白了还是要走关系。
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连小学都没毕业呢,不过是成分好,根红苗正,关系硬,为了打破教育被地富反坏右们控制的局面,他们去上大学。
这也导致大学教师们不知道怎么授课,要教他们记笔记,教他们从小学知识开始讲,总是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更苦。
而这些工农兵学员毕业以后,有很大一部分,其实也就是初中水平,但是却回到原单位或者调到其他单位,担负关键岗位。
原本她想着,哪怕就是66年不高考,等过了风头,还是可以找关系把弟弟送进大学的。
既然邓老师有路子,那自然更好,离家还近呢。
有谁的理想和志愿是一成不变的呢?那是小孩子的天真想法。
绝大多数人,最美好的愿望都是在心里留着缅怀的,最终选择的路都是现实所迫不得不这样选择的,甚至可以说,其实是别无他途的!
莫应熠就很认真地想,比较,“我挺喜欢学生物的,但是我也喜欢学语文、历史,物理其实也挺喜欢的……我挺想去首都看看的。”
“最喜欢的学科……我最喜欢生物吧,邓老师给我太多帮助,如果我能进省大的生命科学研究所……好像也挺好的!”
不过似乎喜欢生物除了兴趣以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邓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和引导,还有袁教授的风趣和专业,让他折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