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3 / 7)
大皇子接过草稿,仔细看过一遍,眉峰一直皱着。
“如何?”正值壮年的皇帝在灯下问。
大皇子目光仍盯在草稿上,喃喃答:“太大胆了,这沈歌也就仗着他背后之人是荀国公,方敢这么写罢。”
嘲讽大臣见识短浅,最终不就在骂他们父皇昏庸么?要不然怎会让见识短浅的臣子混在朝堂上?大皇子心中感慨,当真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怕是荀飞光少年时,也不敢这么写啊。
皇帝对他之言并未做评,转手又递了几张写满字的草纸给他,“这些皆是前十贡士所做。”
大皇子接过一一仔细看完。
大皇子十几年间饱经名宿大儒教导,近年又常被今上带在身侧,见识自然不差,他一眼便看出其余贡士之文远不如沈歌,并非文采不如,而是立意不及。
“这些文章与沈歌之文相比如何?”
大皇子迟疑一下,点评道:“稍显浅薄,深度不够。”
能考上贡士,还是前十的贡士,这些人的文章自然也不差,哪怕仅是草稿,都具一定的可读性。
若无沈歌文章珠玉在前,大皇子看完几篇文后,怎么也得一赞,然看完沈歌文章后,再来看这几篇,就有些索然无味。
文不怕写得差,就怕有对比。
沈歌之文无论从眼界,还是从哲理方面,皆胜其余贡士一筹。
其余人写的大多是书生之言,对他们上位者来说,用处不大。而沈歌写的则是谏臣之言,读来发人深省。
皇帝长叹,“可惜此子这等眼界,却与荀卿有相守之意。”
↑返回顶部↑
“如何?”正值壮年的皇帝在灯下问。
大皇子目光仍盯在草稿上,喃喃答:“太大胆了,这沈歌也就仗着他背后之人是荀国公,方敢这么写罢。”
嘲讽大臣见识短浅,最终不就在骂他们父皇昏庸么?要不然怎会让见识短浅的臣子混在朝堂上?大皇子心中感慨,当真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怕是荀飞光少年时,也不敢这么写啊。
皇帝对他之言并未做评,转手又递了几张写满字的草纸给他,“这些皆是前十贡士所做。”
大皇子接过一一仔细看完。
大皇子十几年间饱经名宿大儒教导,近年又常被今上带在身侧,见识自然不差,他一眼便看出其余贡士之文远不如沈歌,并非文采不如,而是立意不及。
“这些文章与沈歌之文相比如何?”
大皇子迟疑一下,点评道:“稍显浅薄,深度不够。”
能考上贡士,还是前十的贡士,这些人的文章自然也不差,哪怕仅是草稿,都具一定的可读性。
若无沈歌文章珠玉在前,大皇子看完几篇文后,怎么也得一赞,然看完沈歌文章后,再来看这几篇,就有些索然无味。
文不怕写得差,就怕有对比。
沈歌之文无论从眼界,还是从哲理方面,皆胜其余贡士一筹。
其余人写的大多是书生之言,对他们上位者来说,用处不大。而沈歌写的则是谏臣之言,读来发人深省。
皇帝长叹,“可惜此子这等眼界,却与荀卿有相守之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