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飞光承袭镇国公一爵,本人能文能武,比起老国公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皇帝的,别的先不说,疑心病从不小,皇帝怕荀飞光功高震主,还默认过他同僚下重毒暗害于他。

  这亦是荀飞光退居坤究县的原因之一,二十几年的君臣情分,皇帝冷眼旁观荀飞光被人暗害,既未阻止,也未提醒,饶是荀飞光性情坚定,查出此时后也不由心灰意冷。

  江山到底姓燕,他荀飞光何至于苦苦守着江山,鞠躬尽瘁?

  基于此,荀飞光将北蛮打退后便急流勇退,直接半隐居于沈家村中。

  皇帝心中到底存着几分愧疚,他猜疑归猜疑,心底却也明白,整个朝中,文才武略能比过荀飞光的,半个也无。

  若荀飞光再不出山,亦或彻底病亡,朝中便再无良将。

  大燕朝初立,方传至二代,北蛮时有侵扰,南边洋夷亦常伺机进犯,若无这样一名良将保家卫国,皇帝怕底下这把龙椅也坐得不大安稳。

  皇帝用荀飞光,敬荀飞光,亦忌荀飞光,心中情感复杂得很。

  因此,当沈歌出现时,皇帝无法不将目光投至他身上。

  荀飞光的枕边人,这位置委实太过重要,若不是多年来荀飞光软硬不吃,男女色皆不近,他枕边之人应由皇帝指婚。

  沈歌在会试中写的文章皇帝一字一句一一看过,看完之后,皇帝心中不由升起淡淡的可惜之感。

  沈歌文笔虽不算老练,但难得有灵气,最难得的是,他并不纸上谈兵,所写策论皆与实际相符。

  未接触过官场民生的举子大多想当然,文章稍显浮夸羸弱,与事实相去较远,但沈歌完全无这种习气。若是沈歌碰到策论上所问的问题,他可直接按所写的答案去施行。

  他仿佛天生便心怀百姓,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心怀仁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