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瞄准的是比民用技术领先至少二、三十年的军工技术。

  如果能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互换,掌握一点军工技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即使是军工厂不稀罕的边边角角,也都够顾朝晖在现在的民用市场上取得绝对的领先地位了。

  而且这几年,他的事业发展也确实遇到的瓶颈,他已经充分认识到,做机械加工行业,做得再好,再大,也不过是个高级“打铁匠”,要想真的做大,做强,必须掌握高新技术,做更有创造力和引领性的行业。

  比如说二三十年后的主产业:通信行业,计算机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等等。

  可这些都与他目前所从事的机械加工行业没有什么关联,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他想做这些,且想做大做好,谈何容易?

  而与老七、霍健的合作,却让他看到了希望,也许通过与军工厂的合作,能让他走出一条新路。

  第102章 危局

  军工厂这次把顾朝晖请到现场来, 意图说得很明确,就是想加大订单量,让他扩大生产规模。

  而顾朝晖也有自己的打算,刚好对方提出深度、长久的合作意向, 他便趁此机会说了出来。

  “领导, 对于进一步合作, 我完全同意, 不过我眼前确实也有一定的困难。”

  顾朝晖微皱眉头说道。

  闻言,将军了然一笑,道, “没事儿, 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

  等得就是对方这句话,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顾朝晖道, “因为之前的零部件,都是我手工加工的, 而且是在老式车床上 , 为了防止高速运转, 钻头升温,导致原料变形损毁, 我不得不在加工中人工调节温度, 并把握分寸,这个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异常复杂。而且这个度,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说,如果我想培训一批新的技工,且不说技术水平如何,单在教学这一块,我就存在难度。”

  “那么,你的意思是,量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