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7)
梁王收到淮王回信的时候,已是八月光景。
他见淮王虽则言辞之间仍透踟蹰之意,但整体看来应是已应下,这便舒了口气。
梁王开始筹备归国事宜。
他在倭国的势力跟宗承的远不能比,宗承不知是否得了皇帝的授意,回到国朝之后不久,就开始针对他。
宗承在倭国经营十数年之久,又因无可匹敌的雄厚财力,上至倭国的国王、将军、各路武家诸侯,下至间者、下层武士、倭寇,都有他的势力渗透其中。
宗承要对付一个人实在太容易。他如今已被宗承逼得做甚都不成,每到一处地方,都被当地的诸侯出面驱逐。
缘由也如出一辙,馆样大人已下死令,不准他在日本国濡滞,一旦发现哪个大名收容他或容他稽留,馆样大人会亲自出手惩治。馆样大人本就是他们争相讨好的上宾,他们开罪不起。
梁王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被人逼到绝路上的滋味,也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一个非皇室出身的人,能在一个国度有这样大的影响。
他最后辗转到平安京,却又遭到倭国国王的驱逐。倭国国王显然不愿多管闲事,没有命人抓他,但也同样不肯收容他。
他如今几乎相当于在倭国全境被斥逐,不要说谋事,就连生存都难,如若要继续滞留,只能东躲西藏度日。
如此,还不如冒险回国,横竖他在国朝也还有些许基底在。
乘船离开那日,梁王拜了海陆诸神,祈祷自己能一路顺风顺水,因为算算日子,若是路上遇见风向突变亦或暗流涡旋,至少要耽搁三个月,届时已经入冬,状况会十分棘手。
登舟离岸时,他立在甲板上,回望身后渐渐远去的异域岛国,再远眺前面苍茫浩淼的汪洋银涛,只觉自己如同一叶扁舟,天地偌大,却无他的容身之处。
他手扶船舷,面色阴晦。
他们不让他好过,他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返回顶部↑
他见淮王虽则言辞之间仍透踟蹰之意,但整体看来应是已应下,这便舒了口气。
梁王开始筹备归国事宜。
他在倭国的势力跟宗承的远不能比,宗承不知是否得了皇帝的授意,回到国朝之后不久,就开始针对他。
宗承在倭国经营十数年之久,又因无可匹敌的雄厚财力,上至倭国的国王、将军、各路武家诸侯,下至间者、下层武士、倭寇,都有他的势力渗透其中。
宗承要对付一个人实在太容易。他如今已被宗承逼得做甚都不成,每到一处地方,都被当地的诸侯出面驱逐。
缘由也如出一辙,馆样大人已下死令,不准他在日本国濡滞,一旦发现哪个大名收容他或容他稽留,馆样大人会亲自出手惩治。馆样大人本就是他们争相讨好的上宾,他们开罪不起。
梁王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被人逼到绝路上的滋味,也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一个非皇室出身的人,能在一个国度有这样大的影响。
他最后辗转到平安京,却又遭到倭国国王的驱逐。倭国国王显然不愿多管闲事,没有命人抓他,但也同样不肯收容他。
他如今几乎相当于在倭国全境被斥逐,不要说谋事,就连生存都难,如若要继续滞留,只能东躲西藏度日。
如此,还不如冒险回国,横竖他在国朝也还有些许基底在。
乘船离开那日,梁王拜了海陆诸神,祈祷自己能一路顺风顺水,因为算算日子,若是路上遇见风向突变亦或暗流涡旋,至少要耽搁三个月,届时已经入冬,状况会十分棘手。
登舟离岸时,他立在甲板上,回望身后渐渐远去的异域岛国,再远眺前面苍茫浩淼的汪洋银涛,只觉自己如同一叶扁舟,天地偌大,却无他的容身之处。
他手扶船舷,面色阴晦。
他们不让他好过,他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