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2 / 7)
顾老太师也不知是因为什么,对此事耿耿于怀,次日就上了一道折子,竟然挑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弹劾自己的儿子!
即便是父子同朝为官,政见不和,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啊!
文武大臣全都目瞪口呆。
就是庆安帝萧彻都十分纳闷。
他耐着性子与顾太师讲了许久的道理,可最终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吵了起来。原本想给老太师留面子的萧彻,干脆放了一句狠话——
谁若觉得顾觉非不合格,但凡能举荐一个能与他相当的人出来,处理理蕃堂这些事,那这主事的位置便给这人。
这一下,人人都知道皇帝动了真怒。
顾承谦这里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与皇帝吵过了,心灰意冷终于放弃,自此之后竟然也不对此置喙什么。
只是上下朝,浑然当顾觉非是个陌生人。
现在满京城都知道这父子闹不和了。
人人都在猜测原因,猜着猜着又不知怎么猜到了宫中那一位倾国倾城的贤妃娘娘卫仪身上,让天桥底下那说书先生的桥段又丰富了不少。
方少行那一堆事,自然也不用说。
他就是个能搞事的,一天没人议论浑身不得劲,所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或恐还是皇帝的“异想天开”。
议和大典后第七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萧彻竟然说要动科举制,不仅想要纳外族人士入科举,还连身有残疾这一条也想改掉!
↑返回顶部↑
即便是父子同朝为官,政见不和,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啊!
文武大臣全都目瞪口呆。
就是庆安帝萧彻都十分纳闷。
他耐着性子与顾太师讲了许久的道理,可最终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吵了起来。原本想给老太师留面子的萧彻,干脆放了一句狠话——
谁若觉得顾觉非不合格,但凡能举荐一个能与他相当的人出来,处理理蕃堂这些事,那这主事的位置便给这人。
这一下,人人都知道皇帝动了真怒。
顾承谦这里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与皇帝吵过了,心灰意冷终于放弃,自此之后竟然也不对此置喙什么。
只是上下朝,浑然当顾觉非是个陌生人。
现在满京城都知道这父子闹不和了。
人人都在猜测原因,猜着猜着又不知怎么猜到了宫中那一位倾国倾城的贤妃娘娘卫仪身上,让天桥底下那说书先生的桥段又丰富了不少。
方少行那一堆事,自然也不用说。
他就是个能搞事的,一天没人议论浑身不得劲,所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或恐还是皇帝的“异想天开”。
议和大典后第七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萧彻竟然说要动科举制,不仅想要纳外族人士入科举,还连身有残疾这一条也想改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