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了一回李副将,钟涵又拿起温含章先时送给他的端午百索,突然做了一件蠢事,他比划了一番自己的肚子,想着平素见到的怀孕妇人,猜想着温含章现时的身子应该有西瓜那般大小了,良久他才将手放下。

  不能陪在妻儿身边,钟涵闭着眼睛,长长呼出一口气,只觉得心中满腔歉意。

  第70章 发动

  老太太的坟茔建在一片青山绿水之间,墓冢和背后的托山约占一亩之地, 围墙高高矗立, 墓前石桥、望柱、石像生精致威武, 志铭石碑由钟涵和宁远侯所书,千字铭文, 大气磅礴,分立左右两座碑亭之中。神道前甚至还有一座由帝王亲自题字的石牌坊。

  墓冢相邻之处, 便是钟涵由祖坟中迁过来的父母衣冠冢, 一墓二穴,均是按着公侯规制建造的墓场。

  钟涵这些日子就住在老太太墓前的茅草屋中。每日里看着外头隆重的墓葬, 他心中却是没有多少感觉的。老太太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 到头来遗愿却要让万嬷嬷代为出口, 若老太太先时知晓会有如此结局,不知道她会不会对当年支持二叔承爵一事追悔莫及。

  但无论如何,老太太最后的选择,终究耗尽了钟涵对她仅剩的祖孙之情。

  此时山中秋色正好,墓边的茅屋中, 钟涵的对面却坐着汶县的高县令。高县令是亲自过来跟他商议一件事的。

  钟涵面上有些犹豫,高县令希望他在守孝期间能在当地开馆授课。汶县师资有限,好几十年都没出过一个举人,高县令在文教上的考评一向不佳,这回逮着了一个从京城过来的探花郎, 当真是如狼似虎。

  见钟涵似有为难, 高县令又加了一把火:“探花郎不知, 咱们汶县惨啊,上回有人考中秀才还是六年前的事,那个老秀才考了整整二十一年才得到了功名,当时就高兴得傻了过去。在下原本还指望着县上多一个秀才能多一个学馆,一下子就没了指望。就连县城附近驻防的几个将军家的孩子都只能送到州府去上学,若是汶县能有跟您一般才高之人教书治学,这些孩子就不需要山重水远到外地求学了。”

  钟涵看着面前这位高县令,梦中这个时候,汶县县令一职应是钟涵接任才是。他接到了吏部的任令时,高县令已是因政绩不佳被打发到大理边上一个偏远的县城。

  钟涵在汶县总算也待了一年多,对这里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汶县虽然山水幽美,但山多匪乱也多,博学多才者多不会选择在这定居,文教上确实让人苦恼。对着高县令的愁眉苦脸,钟涵沉吟了一番,答应了下来。

  高县令没想到,天上居然真的砸下馅饼了!他还以为要说服这位天之骄子需要更长时间。

  高县令这一次也是硬着头皮而来。宁远侯府老太太的身后恩荣实在令人咋舌。

  钟涵一行人还没到达汶县,高县令已经接到了上头的暗示,让他大开方便之门尽力协助,因着如此,宁远侯府来人才能在短时间内召集起一批墓工民匠修建坟茔。等着扶灵队伍过来时,老太太的茔地上已是有模有样。这些居多归功于高县令调度有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