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鸠真能看到天鹤川到武侯岭之间的几条主要河流上,数以十万计的匠工,正架设一座座巨大的铁桥,将从紫柏山东麓延伸出来的驰道,不断往东部荒原延伸,将在反抗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座折冲都尉府,连接起来。

  鸠真也能看到这些驰道,正被大量坐着马车东迁的凡民充塞着。

  差不多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凡民,沿着一道道往东部荒原延伸的驰道,进入新建的人族定居点,建造屋舍、开垦荒地而安顿下来生儿育女。

  这些曾经是人族栖息繁衍的地区,因为魔劫,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就彻底的沦为荒原魔域,依赖六百多处折冲都尉府,显然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些地区的人族元气。

  另一方面,北陵在战时涌入太多的难民,荆山会战之后,北陵境内里就没有什么战事发生,人口每年以2、3%的高增涨迅速膨胀起来,但能耕种的土地却是有限的,还要确保有大量的灵山大川保留下来,能蓄养灵草灵药、牧养灵兽灵禽。

  因此,陈海签约东部荒原大开发令,除了特定拥有灵脉的山川峰谷外,所有东迁凡民,在沿途各个定居点都能获得三五百亩不等的田地,甚至还在东迁途中,还将由沿途新设的府县供给口粮、耕种的谷物种子……

  从隆庆十年起,每年都有两三千万的民众自发的穿过紫柏山东进,进入各个定居点安置下来,差不多是北陵军直接组织迁徙人数的六七倍之多。

  除了牛马车外,在东迁的人流里,鸠真还不时能看到以往仅有军中才得编制的轮式辎重车,载着人及拖家带口的行囊东进。

  相比较天南国、越国一年造十万八万辆辎重车,只能勉强满足军中的消耗,北陵辎重车年产量早在隆庆十年就超过一百万辆,而且以风阵匣为基础制造的轻型辎重车,十之八九都主要是向民间供应,以致非宗阀世族出身的凡民家庭,拥有一辆天机车在北陵已经不算是什么奇闻了。

  这主要也是得益于北陵这十几二十年间培养出一大批的寒族匠师,使得风阵匣等黄级天机部件的炼制,不再成为限制天机战械大规模推广的瓶颈。

  得知陈海前脚离开武侯岭,去了陵州,鸠真也只能往陵州赶。

  由于对阴魂岭备战的缘故,太华山、丹霞渡、武侯岭皆有重兵驻扎,兼之往雍京、滕王山、雁荡山、镇元山输送物资,陵州也是最重要的中转站,陵州此时的繁华,原超常人的想象。

  赶到陵州,鸠真恍然误以为来到四五千年前的雍京城。

  朱雀岭,除了是朱雀岭学宫所在地之外,目前也是北陵最为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之一。

  鸠真赶到朱雀岭学宫的集贤殿,才好不容易见到陈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